【明報專訊】香港人口老化和勞動人口在2018年開始減少,認真地處理人口急劇轉變實是特區政府刻不容緩的工程。政府在最新的財政預算建議研究設立未來基金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香港需要更多研究和精準的數據協助政策釐定和實施。現在最重要是確保香港人口能持續發展,香港的婦女總和生育率是1.2,扣除了雙非與單非嬰兒是1.06,遠低於2.1的更替水平。根據家計會數據,經濟考慮是香港婦女生育主要的考慮,另一方面,利用外來移民替補人口發展的缺口是值得探討的。最近新加坡政府的人口政策提出大量引進移民,以維持經濟成長的方式處理人口老化和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然此舉引起大規模遊行抗議,這正正反映出側重經濟發展而忽略本地居民的訴求一定會產生問題,尤其是本地居民感受到大量移民影響原本的生活模式和水平。本港因內地自由行人士帶來對本地市容和生活生態的負面影響,實有「異曲同工」之處。新加坡不斷追求增長(growth)以達到發展(development)目的,不一定正確,也不適合香港,但沒有人口增長的確會產生不少問題。繼年前小學殺校,現在中學的縮班,乃10多年前開始本地出生人口不斷遞減而致的後果。
現在需要面對的挑戰,乃在如何能同時吸引高質素的移民人口,而且能平衡自身人口承載量之雙贏策略。香港的婦女就業率只有50%多,遠比男性為少,但現在女性大學生比率已超出男性,應如何有效釋放婦女勞動力、疏導因勞動人口減少所帶來的壓力問題?另一方面,香港參與勞動人口的婦女生育率低於非參與勞動人口,建立一個家庭健康和友善(Pro-family Policy)的工作環境,清除生育的障礙,特別是彈性的工作安排和育嬰服務,值得認真考慮。
釋放婦女勞動力
人口老化同時衍生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解決方法之一是可以投放資源,改善工序,引用自動化系統,減少依賴工人。例如大型食肆改用中央處理食品的準備,設置自動化洗碗機,令生產過程自動操作減省工人數目,這當然可以提升效率,然這也同時減少低技術工人的工作機會。所以,這種提升自動化的策略需要有配套措施,為原本低技術工人提供其他就業出路,因此需要強化再培訓的功能,例如培訓局可以開拓具潛力工種,但對於現正倡議年輕畢業生做什麼陪月或高端保安,筆者實有所保留,年輕人需要的是一些可持續和不斷進修的高技能培訓。
退休保障
當今港府如何應對人口老化?目前政府的對策是建立全港居民的退休保障制度,根據這幾年香港的財政狀况,香港是有能力發展一些全港居民的退休保障,因現有MPF的功用已開始生效,依賴政府的人士相對減少,若果實行澳洲模式有資產審查下的全民退休保障是值得參考的。但筆者強調,沒有資產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隨着未來人口發展,筆者對香港的承擔能力實有保留。澳洲國民需要支付比香港高了最少50%的稅款,才可支付在資產審查下有需要人士的退休保障。當然政黨可以施加壓力、拉布,但最終是我們的下一代要付出代價。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做好研究,提出精準的數據,作出負責任的承擔,相信香港市民大都是明白事理的。一時掌聲換取長久的沉重承擔,並非港人之願。
最新的財政預算頗令人失望,再一次沒有把握機會,針對香港面臨的困境進行妥善的規劃!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未能互相配合,為香港增加動力,為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提供更多希望。香港的年輕人若未能在15至19歲期間把握升學和改善其就業技能的機會,將會直接影響他們日後社會階級向上流動的能力。財爺可以幾年後退休繼續他的「中產生活」,但這群年輕人還有幾十年為生活拼搏!希望特區政府官員能更體察民情,不要閉門造車的忙忙碌碌,更不應漫不經心的過自己的生活,而忽略廣大市民的需要。當然我們應該給予新一屆政府多一點時間和空間改善民生,但也懇請他們不要浪費我們的寶貴資源和時間。
作者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