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政協發言人呂新華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出席港區人大代表團小組會議時,亦在會上談及特首的條件,認為特首必須愛國愛港、獲中央信任及得到香港人認同。有與會的人大代表指出,張在會上表明特首普選「一定要有篩選」,參選人一定要處理好與國家的關係,沒理由選出一個與當地不妥、對立的人。
學者﹕提名門檻不可太高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未有證實張曉明在會上的言論,但直言特首需要愛國愛港並非新事,而法律訂明不可以對參選人的性別、血統、政見等有歧視,因此難以將「愛國愛港」列為特首的參選條件,但若選出的特首並非愛國愛港,不能配合中央施政或向中央負責,該人便難以履行職務。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認為,張曉明口中的「篩選」是「玩文字」。他說《基本法》訂明特首應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委員會提名,但普選應能讓市民自由表達意願,任何人亦不應因為不合理的限制而不能參選,認為提名門檻不可太高。
中聯辦刊5800字講稿 未提普選
張曉明昨早出席港區人大代表團的小組閉門會議,在會上主要談及中、港兩地交流合作,港區人代副團長馬逢國會後引述,兩地合作是必須的選擇,又指當年金融風暴、SARS期間香港獲祖國大力支持,而兩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龍頭,甚至超越美國,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故兩地關係密不可分。但他未有提及張曉明在會上亦有提及普選問題;而中聯辦網頁昨上載題為「順應共同發展大勢 推進兩地交流合作」的張曉明發言,講稿約5800字,也沒有普選部分。
其實張曉明談及兩地交流等問題後,花了六七分鐘談及特首條件問題,包括指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獲中央信任,亦為香港人所接受。據悉,張在會上舉例指出,全世界不論什麼地方,在選總統或省長時,人選「愛國家也是天經地義」,總統必須受國家信任才能運作,直言參選人一定要處理好與國家的關係,沒理由選出一個與當地不妥、對立的人。
指沒理由選出對立者
一與會人代引述,張曉明雖然在會上未有提及普選特首的門檻,有否具體建議等,但在席間直言普選必須符合《基本法》,表明「一定要有篩選」。
中聯辦網站上載了張曉明在會上的發言稿,大談兩地推進經濟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惟兩地交流合作時偶有矛盾和摩擦,如內地人來港置業、購物等,令香港在多方面受惠,但也是本港房價、地價和租金飈升原因之一,他認為對這些問題要正視,避免矛盾和事態擴大化,他說香港在處理問題時,「有時也需要換位元思考,顧及內地同胞的感受,避免傷感情」,他相信只要互相尊重、包容及完善機制,便能減少矛盾誤解。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學者﹕提名門檻不可太高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未有證實張曉明在會上的言論,但直言特首需要愛國愛港並非新事,而法律訂明不可以對參選人的性別、血統、政見等有歧視,因此難以將「愛國愛港」列為特首的參選條件,但若選出的特首並非愛國愛港,不能配合中央施政或向中央負責,該人便難以履行職務。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認為,張曉明口中的「篩選」是「玩文字」。他說《基本法》訂明特首應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委員會提名,但普選應能讓市民自由表達意願,任何人亦不應因為不合理的限制而不能參選,認為提名門檻不可太高。
中聯辦刊5800字講稿 未提普選
張曉明昨早出席港區人大代表團的小組閉門會議,在會上主要談及中、港兩地交流合作,港區人代副團長馬逢國會後引述,兩地合作是必須的選擇,又指當年金融風暴、SARS期間香港獲祖國大力支持,而兩地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龍頭,甚至超越美國,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故兩地關係密不可分。但他未有提及張曉明在會上亦有提及普選問題;而中聯辦網頁昨上載題為「順應共同發展大勢 推進兩地交流合作」的張曉明發言,講稿約5800字,也沒有普選部分。
其實張曉明談及兩地交流等問題後,花了六七分鐘談及特首條件問題,包括指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獲中央信任,亦為香港人所接受。據悉,張在會上舉例指出,全世界不論什麼地方,在選總統或省長時,人選「愛國家也是天經地義」,總統必須受國家信任才能運作,直言參選人一定要處理好與國家的關係,沒理由選出一個與當地不妥、對立的人。
指沒理由選出對立者
一與會人代引述,張曉明雖然在會上未有提及普選特首的門檻,有否具體建議等,但在席間直言普選必須符合《基本法》,表明「一定要有篩選」。
中聯辦網站上載了張曉明在會上的發言稿,大談兩地推進經濟交流合作是大勢所趨,惟兩地交流合作時偶有矛盾和摩擦,如內地人來港置業、購物等,令香港在多方面受惠,但也是本港房價、地價和租金飈升原因之一,他認為對這些問題要正視,避免矛盾和事態擴大化,他說香港在處理問題時,「有時也需要換位元思考,顧及內地同胞的感受,避免傷感情」,他相信只要互相尊重、包容及完善機制,便能減少矛盾誤解。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