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超人」李嘉誠是否看淡樓市?相信這是近兩天市場中最熱烈討論的樓市題目,皆因長江實業(0001)周四突高調公布,旗下樓盤一號西九龍「劈價」11%沽售其中20個貨尾單位。事實上,該盤開售以來銷情慢熱,發展商要加快賣樓速度,自然要減價,不過在二手樓價指數屢創新高之際,「超人」卻突然發難,是否他看到了一些一般市民看不到的東西?
除了突然減價賣樓,長實近期已有連番特別動作惹來市場關注,首先是拆售旗下酒店物業雍澄軒,之後則沒有投標其熟悉的地頭天水圍天榮站項目,到了本星期,又說今年計劃推出5000多個住宅單位,推盤量將是10年來新高,最新便是減價沽售一號•西九龍的貨尾。
「超人」連番出招 或看淡樓市
以上四個動作,單一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但連在一起看,便不免惹來猜想。如果往後一號.西九龍加推沒有加價,甚或再減價,又或長實旗下其他新盤開售時也採取低價搶客策略,則說「超人」真箇看淡樓市,便不無道理,現在最重要的是,長實之後,會否有其他發展商跟隨,如果是,必然會對二手樓市也有影響。
官民關係緊張 「佔領中環」恐出亂子
其實看好或看淡樓市,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筆者就認識一名「地主」朋友,原是地產大好友,近日卻變得憂心忡忡。問他何事,答案原來他擔心所謂「佔領中環」的行動一旦成真,隨時會出意外引發暴亂。
朋友屬長者富豪,看過六七暴動的險境,亦不止一次說當年樓市如何因暴動而急挫,以至經濟大洗牌。筆者認為,雖然朋友可能過慮,但近年香港市民和政府關係確是趨於緊張,若他朝真的有萬人長期佔據中環,會出亂子也不出奇。
嶺大何濼生:港房策處危險邊緣
筆者剛收到了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教授一篇名為「本港房屋政策處危險邊緣」的文章,頗有參考價值,現節錄如下﹕
「特區政府現時的房屋政策不但無助於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更已造成不公義和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首先,額外印花稅(SSD)早已把短線炒家趕絕。餘下的買家不是用家就是長線投資者。由於供應仍嫌不足,樓價續升。
於是特區政府再把額印加碼。此舉即嚇窒了換樓客和長線投資者,但實力用家和長線投資者仍會買樓。額印加碼增加了不公義,卻無助於協助市民置業。
由於樓價暫仍硬淨,特區政府再加碼推雙倍印花稅,這招配合金管局進一步收緊按揭,連長線投資者也趕走了,只剩下首次置業人士。那就十分危險!
說只剩下首次置業人士並不誇張。雖然新推出的雙倍印花稅不適用於換樓客,但換樓客要換樓,不但要面對一旦在3年賣樓就要繳額印,還要找到買家才行;偏偏買家在這個環境下很難找到。雙倍印花稅和額印再加按揭難求,樓市要找買家一點也不容易。
首置人士 成唯一買家
剩下首次置業人士為唯一的買家,發展商只能割價求售,有實力的首次置業人士就像割禾青一樣,愈割愈少。是以筆者預期樓價只能不斷尋底。由於建成房屋難賣,發展商會減慢發展速度,結果是將來的供應只會更少。發展商投地意欲降低,利潤下降,政府收入亦難免下降。
凍結了換樓活動,百業勢將難興。地產代理兩餐難繼、銀行生意難做、律師裝修家俬零售均會大受影響。經濟衰退夢魘揮不去!」
人口老化加重負擔 年輕人難置業
除了何教授提及政府的政策可能打殘樓市,周前財政預算案的一些數據,也令人擔心香港長期樓市的需求會出現萎縮。預算案指出,去年65歲或以上的長者數目為98萬,佔全港人口14%,這比例將會持續增加。根據最新的推算,到2041年,長者數目將大幅增加至256萬,佔全港人口三成(圖1)。
至於老年撫養比率,香港在八十年代初是10名適齡工作人士(即15歲至64歲)支援一名長者,今天則跌至5人支援一人,到20年後,更會減至2人支援一人(圖2)。
筆者認為,香港人口老化,一來老人家哪會買樓上車和仍大手投資物業?二來年輕人供養老年人口負擔日重,也不利儲首期和供樓。
當然,人口老化對樓市影響,會是緩慢而長期,那中短期樓市又會如何變化,又應作如何部署?
《明報》將在本月21日(周四)舉辦「樓市投資新形勢﹕風險與機遇」研討會,筆者將會主講「樓市好淡因素大解構」,同場還有經濟學者兼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關焯照博士主講「地產股、內房股與房託的投資技巧」,有興趣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http://mpfinance.com/property03.htm)。
撰文﹕陸振球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