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在前陣子的一系列文章談過「部落思維」的問題,也就是凡事以和諧為先,思想按照不同的社會關係而時刻變化。就算道理自相矛盾,由於種種世情權力考慮,抱持這類思維的人說話常常前後不一致。你越是追問,每次的理由都不同,最後幻化成一堆泡沫。而「不會思考的藝術」最為特徵的一點,是認為這個世界非友即敵:一切解釋不到的事物,無論是外部勢力或者內部反動分子,都可解釋為敵人所為。我無意說部落思維者愚笨,相反,要解釋為什麼人們寧願說話毫無邏輯、缺乏抽象理解能力,我們必須了解人們為什麼思考的時候,以人際關係考量而非道理為先。他們寧可花氣力令自己不去用腦去想道理,其最終原因,是因為要維持感情、保持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不變,而不希望去認識客觀的現實。
新幾內亞土人到機場
我之前曾介紹心理學者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一書中,把人類思維分開成系統I與II,前者主宰具體事務的快思,後者主宰抽象邏輯與統計能力,需要集中力慢想。這個分類有用,但解釋不了這兩種思維傾向出現的文化背景與歷史變化。譬如人類學者Jared Diamond在新近著作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就說新幾內亞幾百個部落,上千萬年來不曾與外界有任何關聯,而且互相分隔。他的土著朋友第一次到飛機場驚訝不已:這些互不相識的旅客,竟然安然排隊,而不會互相廝殺。對土著來說,非我族類等於外星人。
要思考這個歷史過程,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的《世界史的結構》,剛剛翻譯成中文出版,相當值得向讀者推薦。他把人類社會關係,分為幾類。關係A為互酬性,源遠流長,就是部落之間為了維持朋友關係,交換物品(譬如情人互送禮物),而如果部落交惡,則會變成無止境的互相仇殺。取代前者的,則為權力與分配的關係B,有權者透過送出禮物,而換取從屬的人的服從。因此譬如中國這類中央集權的帝國,就是建基於「我給你飯吃,你給我聽話」的原則,只要你先向皇上下跪,則你喜歡做什麼,原則上也有很大自由。
凡事先問誰是「自己人」?
把以上幾本書放在一起思考,即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相當擅長先建立「自己人」的好朋友關係,並且以權力作為萬事萬物思考衡量的框架(我以為隨便一個中國人思考辦公室政治,我看比西方什麼政治思想大家分析權力都要來得複雜精妙)。要解釋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外部勢力之類的部落思維的出現,其實就是要問:因為什麼因素,中國搞了現代化差不多200年,還是不能擺脫這種天朝大國的「好朋友幻想」?部落思考的最大致命點,是不能解釋社會現象:舉凡社會問題,都說是敵人搞事。因此,「好朋友幻想」來到現代,就變成用中國人身分認同、民族與「國族」等愛國教育問題(譬如用英文粗口問候人家是不是中國人的古怪情况)。因為你不搞清楚別人是敵是友,整個對世界的認知也會隨之而崩潰。
而我認為,要分析當代香港(以至中國與世界)的實際前景、社會情况與政治情勢,上述謎團乃最為重要的提問。因為香港的思維,首先問的,不該是誰敵誰友,也不該問人出生如何,香港人首重思考「道理」。這是陌生人相處的邏輯。我稱為「無緣的思考」。
新幾內亞土人到機場
我之前曾介紹心理學者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一書中,把人類思維分開成系統I與II,前者主宰具體事務的快思,後者主宰抽象邏輯與統計能力,需要集中力慢想。這個分類有用,但解釋不了這兩種思維傾向出現的文化背景與歷史變化。譬如人類學者Jared Diamond在新近著作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就說新幾內亞幾百個部落,上千萬年來不曾與外界有任何關聯,而且互相分隔。他的土著朋友第一次到飛機場驚訝不已:這些互不相識的旅客,竟然安然排隊,而不會互相廝殺。對土著來說,非我族類等於外星人。
要思考這個歷史過程,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的《世界史的結構》,剛剛翻譯成中文出版,相當值得向讀者推薦。他把人類社會關係,分為幾類。關係A為互酬性,源遠流長,就是部落之間為了維持朋友關係,交換物品(譬如情人互送禮物),而如果部落交惡,則會變成無止境的互相仇殺。取代前者的,則為權力與分配的關係B,有權者透過送出禮物,而換取從屬的人的服從。因此譬如中國這類中央集權的帝國,就是建基於「我給你飯吃,你給我聽話」的原則,只要你先向皇上下跪,則你喜歡做什麼,原則上也有很大自由。
凡事先問誰是「自己人」?
把以上幾本書放在一起思考,即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相當擅長先建立「自己人」的好朋友關係,並且以權力作為萬事萬物思考衡量的框架(我以為隨便一個中國人思考辦公室政治,我看比西方什麼政治思想大家分析權力都要來得複雜精妙)。要解釋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外部勢力之類的部落思維的出現,其實就是要問:因為什麼因素,中國搞了現代化差不多200年,還是不能擺脫這種天朝大國的「好朋友幻想」?部落思考的最大致命點,是不能解釋社會現象:舉凡社會問題,都說是敵人搞事。因此,「好朋友幻想」來到現代,就變成用中國人身分認同、民族與「國族」等愛國教育問題(譬如用英文粗口問候人家是不是中國人的古怪情况)。因為你不搞清楚別人是敵是友,整個對世界的認知也會隨之而崩潰。
而我認為,要分析當代香港(以至中國與世界)的實際前景、社會情况與政治情勢,上述謎團乃最為重要的提問。因為香港的思維,首先問的,不該是誰敵誰友,也不該問人出生如何,香港人首重思考「道理」。這是陌生人相處的邏輯。我稱為「無緣的思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