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問題是每年兩會討論的焦點話題。身為政協委員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以及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昨天在記者會上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可長期保持8%,但厲以寧提醒,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在於金融。
「人均收入已相當發達國家」
身為世界銀行前副行長的林毅夫回國後便發表了「中國還有保持8%增長潛力20年。」的意見,惟未有詳細闡述。昨天他說,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是驅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發展中國家若懂得利用在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上的後發優勢,則可以一倍或者兩倍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發展,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衡量這個後發優勢的很好指標是,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人均收入水平,我們目前已相當於發達國家。」
林毅夫指出,日本、新加坡、韓國、台灣都利用了後發優勢維持了20年7%至9%的增長,中國若利用同樣的後發優勢,應該有潛力維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長,「要挖掘這個潛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難,如果克服了,這個潛力也就可以實現了。」
厲以寧也認為,7%到8%的中國經濟增長已進入常態,2013年的經濟形勢將在穩中有進,不過他提出,增長需有效率,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在於金融,因為經濟增長總依賴於投資拉動,當前大談城鎮化,又要依賴地方籌集資金,有可能又出現投資過剩、產能過剩等問題,需要預防地方還債的風險。
厲以寧:城鎮化須防金融風險
「城鎮化不可走過往大量花錢、大蓋樓房的老路,這些都會促成金融方面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這個要預防。」
「人均收入已相當發達國家」
身為世界銀行前副行長的林毅夫回國後便發表了「中國還有保持8%增長潛力20年。」的意見,惟未有詳細闡述。昨天他說,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是驅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發展中國家若懂得利用在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上的後發優勢,則可以一倍或者兩倍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發展,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衡量這個後發優勢的很好指標是,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人均收入水平,我們目前已相當於發達國家。」
林毅夫指出,日本、新加坡、韓國、台灣都利用了後發優勢維持了20年7%至9%的增長,中國若利用同樣的後發優勢,應該有潛力維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長,「要挖掘這個潛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難,如果克服了,這個潛力也就可以實現了。」
厲以寧也認為,7%到8%的中國經濟增長已進入常態,2013年的經濟形勢將在穩中有進,不過他提出,增長需有效率,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在於金融,因為經濟增長總依賴於投資拉動,當前大談城鎮化,又要依賴地方籌集資金,有可能又出現投資過剩、產能過剩等問題,需要預防地方還債的風險。
厲以寧:城鎮化須防金融風險
「城鎮化不可走過往大量花錢、大蓋樓房的老路,這些都會促成金融方面危機的發生,一個銀行倒閉了就一連串的倒閉,一家企業陷入債務危機,資金鏈就斷了,相互就欠債了,這個要預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