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維園內一棵古樹華南皂莢因感染褐根病被移除。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表示,該區原有6棵同種古樹華南皂莢,昨日一棵被移走後,至今只剩一棵已受褐根病感染的留在原地,該樹亦已病危,相信難逃被斬厄運,並指樹木殺手褐根病已蔓延至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須加快預防。
華南皂莢屬稀有品種
根據《古樹名木冊》,編號E32的華南皂莢高18米,屬珍貴或稀有品種。樹木管理辦事處發現該樹的活冠比非常低,且頂梢大量枯萎,判定已進入死亡期,為免其倒塌及真菌蔓延,昨由建築署移除。
專家促預防褐根病蔓延
蘇國賢表示,政府早年同期引入6棵華南皂莢栽於維園小山丘上,至2008年首棵因感染褐根病被移除,可見真菌已在山丘擴散。現時該範圍無其他古樹,須盡快在附近範圍掘1米深坑防止真菌擴散,該區泥土亦必須徹底除菌。他又指出,褐根病在港蔓延,需研究哪個品種大樹最易受感染,以加強預防。
華南皂莢屬稀有品種
根據《古樹名木冊》,編號E32的華南皂莢高18米,屬珍貴或稀有品種。樹木管理辦事處發現該樹的活冠比非常低,且頂梢大量枯萎,判定已進入死亡期,為免其倒塌及真菌蔓延,昨由建築署移除。
專家促預防褐根病蔓延
蘇國賢表示,政府早年同期引入6棵華南皂莢栽於維園小山丘上,至2008年首棵因感染褐根病被移除,可見真菌已在山丘擴散。現時該範圍無其他古樹,須盡快在附近範圍掘1米深坑防止真菌擴散,該區泥土亦必須徹底除菌。他又指出,褐根病在港蔓延,需研究哪個品種大樹最易受感染,以加強預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