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8月寫過一篇關於新能源「聖三一」(太陽能、儲能、電動車)的文章。當時Tesla剛抵港,開到街上,吸睛指數很高。半年過後,路上多了很多,大有直追寶馬、平治之勢,Tesla股價亦在9月初創下286美元的高位。後來因為Model X延誤,及中國銷量低於預期,股價輾轉回落到205美元左右。無論如何,Tesla已充分證明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並不是玩具或夢想。
傳統汽車改革慢 表現遠遜Tesla
傳統汽車公司,隨着全球經濟復蘇及中國市場的高速增長,近年生意也不錯。歐洲汽車股指數,過去3年也升了近1倍,但當然仍遠遜Tesla的表現(圖)。
傳統汽車公司也不是坐以待斃,它們都努力推出一些混能車(如豐田Prius),以及小型純電車(如寶馬i3)。但因為傳統內燃機的包袱實在太重,關乎到數百萬就業,上萬億美元收入,所以很難下「All in」决心去推行電動車革命。再加上未來Apple、Google、樂視等智能車威脅,傳統車廠可謂腹背受敵。但拖泥帶水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電動車崛起 石油時代將逝
油價一年內跌了超過一半。事後孔明,大多數解釋集中於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沙特帶頭的油組還擊,及西方懲罰俄國的陰謀論。但看得長遠一點,電動車的崛起肯定已為石油時代敲起喪鐘。石油的用途很多,但七成用在汽車運輸。
過去3年,太陽能行業經歷過一次供過於求的嚴冬,數輪歐美貿易戰,去年股價更「無理」地受到油價拖累。但今年至今,美國上市的太陽能ETF - TAN,已反彈接近3年高位,遠跑贏美國油氣股ETF - XOP。
我曾指出過新能源的瓶頸在儲能。Tesla、比亞迪(1211),很多start ups,及大學研究所都在努力找尋技術突破。有希望的技術不少(Li-air, Graphene, V-redox等),但仍遠離大規模商用階段。鋰/離子仍佔主流優勢。在深圳曾拜訪過一家風電儲能系統公司,科陸電子(002121CH),仍在field testing階段,但今年股價已升逾1倍,PE亦高達100倍。
將來如分佈式太陽能加家居儲能技術漸趨成熟(Tesla 5月可能有新料),再加上政策傾斜(如德國),及息口回升,那麼傳統電力及電網公司將受嚴重挑戰。
(中環資產持有Tesla、Apple、Google,科陸電子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傳統汽車改革慢 表現遠遜Tesla
傳統汽車公司,隨着全球經濟復蘇及中國市場的高速增長,近年生意也不錯。歐洲汽車股指數,過去3年也升了近1倍,但當然仍遠遜Tesla的表現(圖)。
傳統汽車公司也不是坐以待斃,它們都努力推出一些混能車(如豐田Prius),以及小型純電車(如寶馬i3)。但因為傳統內燃機的包袱實在太重,關乎到數百萬就業,上萬億美元收入,所以很難下「All in」决心去推行電動車革命。再加上未來Apple、Google、樂視等智能車威脅,傳統車廠可謂腹背受敵。但拖泥帶水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電動車崛起 石油時代將逝
油價一年內跌了超過一半。事後孔明,大多數解釋集中於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沙特帶頭的油組還擊,及西方懲罰俄國的陰謀論。但看得長遠一點,電動車的崛起肯定已為石油時代敲起喪鐘。石油的用途很多,但七成用在汽車運輸。
過去3年,太陽能行業經歷過一次供過於求的嚴冬,數輪歐美貿易戰,去年股價更「無理」地受到油價拖累。但今年至今,美國上市的太陽能ETF - TAN,已反彈接近3年高位,遠跑贏美國油氣股ETF - XOP。
我曾指出過新能源的瓶頸在儲能。Tesla、比亞迪(1211),很多start ups,及大學研究所都在努力找尋技術突破。有希望的技術不少(Li-air, Graphene, V-redox等),但仍遠離大規模商用階段。鋰/離子仍佔主流優勢。在深圳曾拜訪過一家風電儲能系統公司,科陸電子(002121CH),仍在field testing階段,但今年股價已升逾1倍,PE亦高達100倍。
將來如分佈式太陽能加家居儲能技術漸趨成熟(Tesla 5月可能有新料),再加上政策傾斜(如德國),及息口回升,那麼傳統電力及電網公司將受嚴重挑戰。
(中環資產持有Tesla、Apple、Google,科陸電子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