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首3個月發生6宗致命工業意外,但近年鐵路及大型基建上馬,各行各業人馬瞄準建築界興旺而紛紛轉行,有工會關注年輕人轉行成趨勢,惟經驗淺而易生意外。80後髮型屋老闆Nick去年轉做紮鐵工人掙「快錢」,但早前在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地盤滑倒,被廢鐵壓傷肩膊而停工。曾先後在多個地盤工作的他亦透露,私人工地安全管理參差,「企兩塊木板取代搭棚很平常」。
明報記者 岑詠欣
本身是髮型師的Nick曾開設髮廊,但去年不敵商場業主加租而結業,其後轉讀建造業議會訓練學院4個月課程,轉做紮鐵工人,「那麼多基建工程,不愁請人,搵快錢一定做建築。」他憶述入行個多月後已受傷,在1樓高度滑跌至地下,左腳誤卡於鐵支間扭傷紅腫,「當時工作空間狹窄,只擺到一把木梯,容易跣腳。」曾在7個地盤工作的他直指私人工地安全管理參差,「企兩塊板高空工作很平常,未必有時間搭棚。」
「多基建 搵快錢一定做建築」
建造業當旺,Nick指每月工作最多26天,經常開夜班,工作十二、十三小時,每月收入逾2萬元。去年12月初他被分派到港鐵南港島線東段地盤,他憶述當時或因疲累及工地混亂而滑倒,被手上的廢鐵壓倒右膊受傷,「工地隨處木板,我踩木板一跣便受傷。」他現時仍需物理治療及停工,「醫生指我負重能力將比一般人差,我康復後或轉行運貨。」
港鐵證實去年12月20日在南港島線東段利東站B出入口的豎井工地,一名紮鐵分判商工人搬鋼筋時跌倒,右膊受傷。港鐵強調一直以安全為首要考慮,施工前已與各承建商訂立嚴謹安全程序、標準及要求,在工地工作的人士須持「平安卡」才獲聘請,入職前亦須完成安全訓練,每約6個月重溫安全知識,港鐵在施工期間會定期安全巡查,確保嚴格執行所有規例。
勞工處數字顯示,2012及2013年分別約3000宗工業意外,每年約20人喪生,情况未見改善(見表)。
年輕人入行趨多
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蕭倩文指出,該會在2012及2013年各接獲約400宗傷亡求助,當中三成來自建造業,比例最多,亦覺得愈來愈多年輕人入行,建議加強地盤雜工須考取的「平安卡」課程(見另稿)。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坦言,年輕人首次到地盤工作欠經驗,比較危險,「容易疏忽,不知道地盤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黃漢平則指紮鐵屬體力勞動工作,呼籲年輕人勿高估自己能力貿然入行,亦認為分判商往往因趕工,而想工人「快手快腳」,易生意外。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