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昨日強調,《基本法》規定中央對香港有管治權,但港人未真正理解這點,「反對基本法的人往往沒有好好學基本法」。他又指香港立法會對政府「制約有餘、配合不足」,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未有「真正到位」。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饒戈平昨在政協社科組討論發言中說,回歸後香港市民對國家的認同並未增加甚至有些倒退,香港政治生態還有不確定因素。原因是經濟發展不順利,回歸15年民生沒明顯提高,貧困階層收入甚至有個別出現萎縮。
重申中央對港有管治權
饒戈平又提到奶粉問題、自由行對香港社會的衝擊,以及有大學教授罵香港人,香港市民因此對內地反感,「這些都反映出一國兩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有一國同兩制的關係,有兩制之間的差異問題,中央和地方的權力關係問題,更深層次地講,是回歸以後如何管治香港、對管治權的爭奪問題」。他又稱,溫總《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團結廣大港澳同胞」,是中央的願望,是想增加在港澳社會的和諧力量,與國家「擰成一股繩」,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深入發展。
「一談到對香港的管治,就認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把國家對香港應有的管治權力放在一邊、架空,甚至對立起來。」饒戈平認為,要推動在香港宣傳基本法,令市民全面、準確地理解,中央對香港有管治權,「中央能夠理直氣壯地行使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的權力,當然也要恪守對於港澳地區高度自治權的尊重」。
指立會對政府「配合不足」
饒戈平會後對本報說,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沒有真正到位,法院的司法解釋令政府行為受到影響,制約了政府工作,立法會對政府的制約有餘、配合不足,「拉布」令政府議案得不到審議。「反對拉布的聲音更有道理,但是得不到張揚。」他憤慨地說,「如果是這樣,那世界上都不用搞議會了,誰承認拉布是正當的?列出1000項議案,開什麼玩笑?只有在香港民主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拉布行為才能產生。」
他還指有些人一提到反政府就以為是好的,但這些不是主流,「要區別是非曲直,要對基本法有了解,那些有時候反對基本法的人往往沒有好好學基本法」。
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饒戈平昨在政協社科組討論發言中說,回歸後香港市民對國家的認同並未增加甚至有些倒退,香港政治生態還有不確定因素。原因是經濟發展不順利,回歸15年民生沒明顯提高,貧困階層收入甚至有個別出現萎縮。
重申中央對港有管治權
饒戈平又提到奶粉問題、自由行對香港社會的衝擊,以及有大學教授罵香港人,香港市民因此對內地反感,「這些都反映出一國兩制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有一國同兩制的關係,有兩制之間的差異問題,中央和地方的權力關係問題,更深層次地講,是回歸以後如何管治香港、對管治權的爭奪問題」。他又稱,溫總《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團結廣大港澳同胞」,是中央的願望,是想增加在港澳社會的和諧力量,與國家「擰成一股繩」,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深入發展。
「一談到對香港的管治,就認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把國家對香港應有的管治權力放在一邊、架空,甚至對立起來。」饒戈平認為,要推動在香港宣傳基本法,令市民全面、準確地理解,中央對香港有管治權,「中央能夠理直氣壯地行使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的權力,當然也要恪守對於港澳地區高度自治權的尊重」。
指立會對政府「配合不足」
饒戈平會後對本報說,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沒有真正到位,法院的司法解釋令政府行為受到影響,制約了政府工作,立法會對政府的制約有餘、配合不足,「拉布」令政府議案得不到審議。「反對拉布的聲音更有道理,但是得不到張揚。」他憤慨地說,「如果是這樣,那世界上都不用搞議會了,誰承認拉布是正當的?列出1000項議案,開什麼玩笑?只有在香港民主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拉布行為才能產生。」
他還指有些人一提到反政府就以為是好的,但這些不是主流,「要區別是非曲直,要對基本法有了解,那些有時候反對基本法的人往往沒有好好學基本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