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京都美食萬千,章魚燒可能是我最後才考慮放進嘴巴的東西,因為那是非常大阪的招牌食品,身在千年古都,大抵要講究「政治正確」,堅持最原裝正版的京都口味。
不過,時為凌晨1時,百年老店全告休息,懷石料理亦在沉睡,能夠營業至夜深,除了酒吧、居酒屋、便利店叮叮餐,就是味道濃郁、香氣十足的小食。
市中心的祇園從前是花街柳巷,現在仍然夜色無邊,夜店、俱樂部像野花開遍一地,讓惜花之人投進其中一親芳澤。坐落其中的秀蛸,是炮製大阪式章魚燒的舖頭,位於花見小路ビル地面,卻不是街舖,藏身於大廈入口內,稍不留神便會直行直過,並非街外客及一般遊客找得到,但逃不過經常出入祇園人士的法眼,畢竟夜店的顧客要叫外賣,開工的小姐要吃消夜,秀蛸作為區內的深夜食堂,是大家眼中的味蕾救星。
燒三回保持堅挺脆身
我對大阪式章魚燒不存好感,覺得質感不怎誘人,甫咬下只覺太軟太腍又太稠,再灑入葱花、木魚片,淋上醬油、蛋黄汁,更淪為一灘曖昧糊狀物。不過,我對秀蛸倒格外開恩,因為章魚燒均嚴格堅持燒三回,在第一個烤爐形成丸狀,在第二個烤爐鞏固外層,在第三個烤爐燒成脆殼,跟傳統大阪風的軟潺散爛截然不同,就算遭大量醬汁和配料淹沒,還能夠保持堅挺脆身。我較為偏愛柚子味章魚燒,以原味取勝,只佐以適量柚子豉油及葱花,簡單就是美味。
章魚太腍不合港人期望
若秀蛸有不足之處,或許是章魚浸得太腍身,與香港人講究章魚要大條要彈性的期望有點出入。但觀乎客人對店舖的支持,我發覺日本人愛吃章魚燒,正是偏愛那份又軟又腍又稠又多醬汁的糊狀口味,有點奇怪是不是?但若真的志在章魚,他們大概直接享用章魚刺身,不用整色整水加油加醬了。
秀蛸 tabelog.com/kyoto/A2603/A260301/26008986
文、圖 陳俊偉 www.chan-wai.com
編輯 梁小玲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