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公布當天,我在一家茶餐廳,一對夫婦坐在對面,西裝筆挺、手執iPhone5看新聞,大罵預算案的不是:「咁高人工畀財爺,年年都計少收幾錢,交交埋埋D稅就退番嚟,解決咗咩問題?淨係交稅來來往往已經用好多行政費啦!」
我不知多少年對預算案沒期望了,除了小恩小惠,從來沒有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但觀乎政黨、民間團體的訴求,要着力改革的議題多的是:本地大學學額遠低於鄰近城市,預算案卻隻字不提,卻注資4.8億供20名學生到海外大學進修,精英主義甚濃;預算案又提出以經常性開支,提供600個新增資助宿位,但現時輪候宿位的長者達2萬多人,是杯水車薪。
每年的主題,已淪為預算案提出什麼一次性的紓困措施。經常談的是免稅、免租,前年則全民派錢。也許是各大政黨明白只能爭取什麼了,彷彿將爭取一次性紓困措施作為主要的目標,有些紓困措施如代繳公屋租金是可取的,至少比全民派錢行政費少;但像寬減利得稅,對中小企來說根本不是重點,他們需要解決的,是租金過高問題。
容我表達個人想法,一次性紓困措施沒有長遠的視野。文首的食客未必是中產者,但以中產者的學識,應該知道錢來來往往是浪費公帑的道理。支持免稅的人是因為財政盈餘滿貫,但曾俊華說稅基狹窄,我們不是更應該以利得稅作為經常性收入嗎?支持派錢者更可笑,因為預算案沒貢獻,免稅又只利有錢人,所以寧願全民派錢。如果派錢本身錯,預算案差劣不代表證明派錢對。作為政黨及民間團體,我想我們應該想想,未來是否更應該將爭取目標落於根本的改革上了。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我不知多少年對預算案沒期望了,除了小恩小惠,從來沒有什麼大刀闊斧的改革。但觀乎政黨、民間團體的訴求,要着力改革的議題多的是:本地大學學額遠低於鄰近城市,預算案卻隻字不提,卻注資4.8億供20名學生到海外大學進修,精英主義甚濃;預算案又提出以經常性開支,提供600個新增資助宿位,但現時輪候宿位的長者達2萬多人,是杯水車薪。
每年的主題,已淪為預算案提出什麼一次性的紓困措施。經常談的是免稅、免租,前年則全民派錢。也許是各大政黨明白只能爭取什麼了,彷彿將爭取一次性紓困措施作為主要的目標,有些紓困措施如代繳公屋租金是可取的,至少比全民派錢行政費少;但像寬減利得稅,對中小企來說根本不是重點,他們需要解決的,是租金過高問題。
容我表達個人想法,一次性紓困措施沒有長遠的視野。文首的食客未必是中產者,但以中產者的學識,應該知道錢來來往往是浪費公帑的道理。支持免稅的人是因為財政盈餘滿貫,但曾俊華說稅基狹窄,我們不是更應該以利得稅作為經常性收入嗎?支持派錢者更可笑,因為預算案沒貢獻,免稅又只利有錢人,所以寧願全民派錢。如果派錢本身錯,預算案差劣不代表證明派錢對。作為政黨及民間團體,我想我們應該想想,未來是否更應該將爭取目標落於根本的改革上了。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