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與政府日前就九龍塘前專教院李惠利地皮應否改劃作住宅隔空駁火,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昨開腔質疑浸大身為負責任團體,應按程序爭取興建中醫院事宜,即使政府撥地建中醫院亦會公開招標。浸大校長陳新滋昨回應,自2009年起已申請在李惠利建中醫院,希望與政府會談,而非「鬥發聲明、隔空對罵」。
另外,前食衛局長周一嶽昨出任平機會主席時接受記者提問,憶述他在政府工作期間,浸大曾提交建中醫院的計劃書,但當時仍未有選址,有關問題應由政府與浸大商討。他明白政府需處理房屋問題,但亦要兼顧大學所需。
指即使撥地建院亦須招標
高永文昨日質疑,浸大一直申請在尖沙嘴街坊福利會現址建中醫院,直至上月中才撤回申請。他批評﹕「浸大作為負責任的公共機構,不可能不理解正式程序。」他又指,即使政府日後撥地建中醫院亦會公開招標,不會將土地給某一團體,而本港建中醫院的建議則有待中醫藥發展委員會討論。
浸大校長陳新滋昨午出席大學感恩崇拜後,反駁高永文批評浸大今年2月才申請李惠利地皮及指校方漠視批地程序。陳新滋強調,早於2009年已提出申請,但仍尊重高永文意見,重申浸大去年10月已否決尖沙嘴街坊福利會用地建中醫院,因難以解決該地交通不便等技術問題,表明不再考慮該選址。
陳新滋望與政府「坐低傾」
曾高調表示若爭取李惠利地皮失敗即辭職的陳新滋,昨回應傳媒時指「唔係話唔辭職,但現時辭不辭職不是最重要,搞掂件事才緊要」,其後強調自己「說過的話都會算數」。
陳新滋表示,不希望再與政府「鬥發聲明」靠傳媒隔空傳話,希望盡快與當局「坐低傾」,又相信雙方仍有商討空間,強調不想政府用李惠利地皮建豪宅。
教局駁浸大人均面積非最小
另外,教育局昨回應浸大聲稱人均校園土地面積是八大最小的說法。教育局表示,浸大日前的計算方法,未有計算教資會資助副學位學生,當中涉及3間院校共5000名學生。若連同上述5000名學生在內,另有一間院校人均校園土地面積比浸大小,認為浸大說法與事實不符。
另外,前食衛局長周一嶽昨出任平機會主席時接受記者提問,憶述他在政府工作期間,浸大曾提交建中醫院的計劃書,但當時仍未有選址,有關問題應由政府與浸大商討。他明白政府需處理房屋問題,但亦要兼顧大學所需。
指即使撥地建院亦須招標
高永文昨日質疑,浸大一直申請在尖沙嘴街坊福利會現址建中醫院,直至上月中才撤回申請。他批評﹕「浸大作為負責任的公共機構,不可能不理解正式程序。」他又指,即使政府日後撥地建中醫院亦會公開招標,不會將土地給某一團體,而本港建中醫院的建議則有待中醫藥發展委員會討論。
浸大校長陳新滋昨午出席大學感恩崇拜後,反駁高永文批評浸大今年2月才申請李惠利地皮及指校方漠視批地程序。陳新滋強調,早於2009年已提出申請,但仍尊重高永文意見,重申浸大去年10月已否決尖沙嘴街坊福利會用地建中醫院,因難以解決該地交通不便等技術問題,表明不再考慮該選址。
陳新滋望與政府「坐低傾」
曾高調表示若爭取李惠利地皮失敗即辭職的陳新滋,昨回應傳媒時指「唔係話唔辭職,但現時辭不辭職不是最重要,搞掂件事才緊要」,其後強調自己「說過的話都會算數」。
陳新滋表示,不希望再與政府「鬥發聲明」靠傳媒隔空傳話,希望盡快與當局「坐低傾」,又相信雙方仍有商討空間,強調不想政府用李惠利地皮建豪宅。
教局駁浸大人均面積非最小
另外,教育局昨回應浸大聲稱人均校園土地面積是八大最小的說法。教育局表示,浸大日前的計算方法,未有計算教資會資助副學位學生,當中涉及3間院校共5000名學生。若連同上述5000名學生在內,另有一間院校人均校園土地面積比浸大小,認為浸大說法與事實不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