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成本對收入比終回落 渣打看好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6日 06:35
2013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談了匯控(0005),今天便來談談渣打(2888)。後者昨天公布去年業績,表現亦的確較前者標青。雖然集團要就涉嫌協助洗黑錢一案,支付6.7億美元和解費,不過,集團稅前盈利仍然錄得1%的按年增幅,扣除這筆和解費所帶來的影響,按年增幅更加達到11%。筆者認為,這份業續最大的亮點,其實在於集團的成本對收入比例(CIR)經過兩年的連續上升後,終告回落。


渣打去年經營收入按年增長8%至191億美元,除印度外,各個地區的業務增長勢頭均不俗,香港區的經營收入上升接近一成,其他亞太地區的經營收入上升13%。與此同時,淨息差保持平穩,CIR由前年的56.5%回落至去年的53.8%。集團管理層於業績發布會上便表示,會繼續維持「收入、稅前盈利達到雙位數字增長」的目標,同時又指出,集團今年開局開得不錯,為集團今年的業務表現,再打下一支強心針。


不斷擴張 壓低股本回報

值得留意的是,這樣亮麗的業績以及前景,再加上扎根增長較快的亞太地區,集團今年的預測市帳率卻仍然只有1.4倍,表面看來相當不合理,不過事實又是否這樣呢?筆者昨天已經提過,揀銀行股要看股本回報率(ROE)以及市帳率,而前者主宰後者,對於一隻ROE拾級而下,又或者處於低位無力騰飛的銀行股,市場給予的市帳率一般不會太高,而渣打正正屬於此類股份。


那麼,渣打的ROE到底出了甚麼問題?首先,與大部分銀行一樣,為了符合監管當局的最新規定,集團過去幾年多次進行供股集資,令到每股盈利產生攤薄效應。不過,這還不是最大問題。事實上,足以左右一隻銀行股ROE走勢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淨息差,二是CIR。


渣打過去幾年進行大量投資、開疆拓土。不過,這樣做有利有弊,而弊處就是,集團的拓展速度過快,會令CIR不受控制地上升,同時令ROE受壓。事實上,集團2009至2011年期間的CIR,便由51.3%扶搖直上至56.5%,與此同時,集團同期的普通股ROE,就由14.3%拾級而下至12.2%。


估值重估 值得期待

說到這裡,讀者應該開始明白到,集團去年的CIR回落的意義,因為這正正是帶動集團去年的普通股ROE按年擴闊0.6個百分點至12.8%的一大功臣。值得留意的是,集團CIR回落的趨勢,於去年的中期業績已見端倪,亦已觸發了一輪估值重估,筆者觀乎大行對渣打這次業績發布前後的評估,發覺它們對集團ROE的上升前景或多或少多了憧憬,這會否觸發新一輪估值重估,推動集團市帳率重返2009至2010年的2倍水平呢?筆者的看法是相當期待。


崔競文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