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難吸新血 業內長期缺200技工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6日 06:35
2013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全港有約6萬部升降機,約有5000名俗稱電梯技工的註冊工程人員,業界形容人手長期不足,估計常欠約200名技工,人手緊張。有前電梯技工透露,有技工要做保養期間趕往緊急維修,影響工作質素,又有技工要「行單咇」,維修後簽兩個名當「孖咇」。


職業訓練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總教導員黃啟漢表示,職訓局每年只有60人畢業,而老一輩技工陸續退休,現時業界長期缺少200名技工,令維修工作人手緊張。他形容年輕人對電梯業興趣不及其他技術工種,「好似電器工,行業闊,工種多」。


一人簽兩名扮「孖咇」

曾當過電梯技工的唐先生形容,人工是一個因素,入行做學徒一般只得8000多元,4年學滿師亦有1.2萬元左右,晉升機會不多,10年後也只是1.8萬元左右。「這行工作辛苦,二來危險,三來又要孭鑊,舊條例之下出事由年檢工程師負責,現在連技工都有刑責,所以好少新人肯入行,寧願做吊機都好過做電梯。」


他指出,正因行業技工不足,有些公司「諗縮數」,「大公司是有些人專做保養,有些專做維修,有些換電梯,但有些公司用同一批人,做做下日常保養,要『走壞機』,即係趕去做緊急維修,逼住放低手上工作,維修完返來做番」。他透露,有些電梯工程需要兩名技工處理,但有承辦商只派1人,完成後簽兩個名假扮有兩個技工到場,「小型承辦商有時唔夠人,明知違規都會咁做」。


今次事故涉及的信科工程專做非原廠保養,唐指出,10多年前香港有幾間龍頭原廠電梯保養公司,但政府開放市場,讓非原廠保養的小型公司可進入市場,從事維修保養費較低的大廈電梯維修保養。他說,很多新建築物傾向用原廠保養,舊樓宇、舊工廈等則多用非原廠保養。


涂謹申:勿以價低者得選承辦商

有份審議新例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出,明白社會對政府加強規管電梯業的期望,但提醒公眾明白代價會增加,大廈要付出更多電梯維修保養費,不能完全以價低者得原則去選擇承辦商。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