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超美成最大石油淨進口國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6日 06:35
2013年03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美國進口石油量去年仍然領先,但根據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按月計,中國現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凈進口國,反映美國在「頁岩氣革命」帶動下,距離能源獨立又近一步,反觀中國則變得愈益依賴來自外國的石油。這一趨勢,長遠勢將改變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有內地專家便認為,能源安全是未來十年中國最大挑戰,中國必須加強能源資源外交,以減少對抗和摩擦。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初步數據顯示,美國石油去年12月凈進口量跌至每天598萬桶,是1992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海關則顯示,中國石油淨進口量同期急升至每日612萬桶。儘管以上12月數據或因年終稅收因素而有波動,但分析師和交易商表示,在進口石油上,中國趕過美國已是大勢所趨。相關數據除了原油以外,還包括煉油產品,例如柴油和煤油等。


美頁岩氣突破減對油組依賴

美國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尤其依賴中東石油,因此影響到該國對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等產油國的外交政策。但踏入21世紀,隨着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突破,美國本土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大幅增長,減低了對進口原油的需求。淨計去年美國石油日產量便增加逾80萬桶,大幅降低美國對油組(OPEC)的依賴。


同時,美國成品油出口量亦急升。埃克森美孚等美國石油巨擘和煉油企業,向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創紀錄數量的成品油,以滿足當地對汽油柴油等的上升需求,這將進一步推低美國的石油淨進口量。《金融時報》指出,美國在各地區的石油進口量降幅並不均衡,從沙特、科威特等中東國家的進口量跌幅相對較低,從非洲產油國的進口量跌幅則較大。


分析關注中國加強介入中東

這情况或將牽一髮而動全身,改變地緣政治格局。美國海軍上月宣布,因缺乏資金,延遲調動一艘航空母艦往中東霍爾木茲海峽部署,惹來美軍對中東減少關注的揣測。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重要航道,伊朗去年曾威脅封鎖。1995年起,美軍第五艦隊駐波斯灣,一大作用就是震懾伊朗。


《金融時報》指出,隨着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北京面臨的一個壓力,就是要在巡邏守護主要石油運輸航道上,扮演更大角色。事實上,北京已對一些產油國諸如蘇丹、安哥拉和伊拉克等,採取較積極進取的石油外交政策。不少分析都關注,中國會否加強介入中東。


雖然以年度計,美國去年仍壓過中國,位列全球最大石油淨進口國。但過去5年兩國的石油淨進口量差距已顯著縮小。美國去年的原油和煉油產品淨進口額,跌至每日714萬桶的20年新低,中國日均石油淨進口量則達572萬桶。國際能源署亦預測,全球發展中國家的日均消耗石油量,下季合共將達4490萬桶,可望首度超越代表發達世界的OECD陣營(估計下季合共日均消耗4470萬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