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印度跟中國固然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是源遠流長的文明古國,同是當今人口大國、被視為迅速冒起的發展中國家;但印度那混沌的秩序,似乎對古舊事物更仁慈。當高鐵在中國的地圖上,如熱帶雨林的蔓藤般迅速伸延,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Darjeeling Himalayan Railway)的蒸汽小火車,依舊如百多年前一樣,天天發出嗚嗚的氣笛聲,穿梭山嶺和馬路。
大吉嶺被暱稱為toy train的蒸汽小火車,可說跟它香氣誘人的紅茶一樣,是遊客遠道而來的一大原因;但大吉嶺鐵路的建成,不是為觀光,而是為了滿足殖民者的經濟目的。大吉嶺本來是錫金王國的領土,後來租了給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人在1835年於大吉嶺建造給傷兵療養的山城(hill station),並嘗試種植茶樹。結果茶業愈做愈大,人口也愈來愈多,道路已不敷應用,東孟加拉鐵路公司便決定建造鐵路,打通大吉嶺至英屬印度首府加爾各答的鐵道命脈。大吉嶺鐵路最後在1881年建成,成為世界首條結合窄軌和「之」字形登山路軌的鐵道,全長88.5公里,由起點海拔114米,爬升到當年世界最高、海拔逾2200米的Ghum站,再往終站大吉嶺。這條鐵路不僅是當年的科技結晶,為亞洲多國仿效,也把喜馬拉雅山區的藏傳佛教文化,與山下的印度教社群連結一起。正因如此,大吉嶺鐵路在1999年,獲納入聯合國世界遺產。
百多歲「車瑞」
把大吉嶺的「蒸汽玩具火車」保留下來,是我們現代人的福分。每到天氣清朗的旅遊旺季(3月初至5月中,10至11月),鐵路都會提供來回大吉嶺市集和Ghum的短途joy ride服務(車費360盧比,約51港元),車程共兩小時。登上只有兩卡的列車,聽到火車嗚嗚的汽笛聲,不由得會心微笑──跟想像中的聲音一模一樣呀。火車隆隆開動,每轉一個彎,都會經過一列民房,或是一排商店,近得伸手就能把掛在店外的糖果薯片扯下來。蒸汽火車一天在街上行走好幾次,但居民聽到它的聲音,還是會駐足觀看,甚至向列車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