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限帶奶粉措施引起政協及人代炮轟,政協委員劉長樂指法例太強硬及倉卒,做法欠包容;另一政協委員、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楊志紅更指法例「帶頭破壞中港間友誼」。
劉長樂指應包容處理
港區政協委員昨在京分組討論,港府奶粉政策成為不少委員包括「挺梁」人士批評目標。楊志紅會後說,「不是要打擊梁振英或政府,但政府應推適合民情的政策」。她指措施應區分水貨客及用家,指內地父母在一孩政策下,重視子女健康而來港購奶粉,可以理解,不應用粗暴而簡單方案,「若內地媽媽帶多於兩罐,是否拉去坐監?她的孩子誰照顧?」
有望晉身政協常委的劉長樂稱,處理問題應有包容,「包容需要智慧」,他引述委員胡漢清會上所說,香港是法治及自由社會,貿易自由流通,若限制奶粉出境或會影響自由港形象。有望連任人大常委的范徐麗泰說,問題源於內地對國內產品無信心,認為可推出措施助港人父母,政府現是「士急馬行田」,盼以體諒態度處理。
唐英年:盼屬短暫措施
有機會任政協常委的唐英年說,推出措施照顧港人需要無可厚非,希望限帶只是短暫措施,因奶粉是自由商品,在商言商,相信供應商會樂意多做生意。 內地人來港買奶粉及日用品,是對本港貨品質量有信心,這是香港要努力捍衛的Q嘜,內地亦需要加強監管奶粉質素,恢復消費者對內地產品信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