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換纜口供信科疑作假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5日 21:35
2013年03月05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北角昌明洋樓升降機斷纜急墜事故,機電工程署初步調查後有新進展,從升降機鋼纜生鏽情况來看,不排除維修商信科工程於1年半前,未有如該公司所言曾更換鋼纜,懷疑信科有職員給予假口供,但仍需深入調查,有關化驗預料最快5月前完成。機電署長陳帆昨日首次表示,將檢討沿用3年的記分制(扣分制),並嚴肅考慮將記分制與執法掛鈎。另機電署繼續發現信科負責的升降機鋼纜不達標,停用的增至5部(見表)。


信科:已交律師處理不回應

本報昨晚致電信科工程大股東兼董事勞志堅,問及他會否就事件致歉,他猶豫一會後說﹕「我已經將事件交了給律師處理,現時不會講任何一句說話,拜拜」,然後掛線。


事故中受重傷的7名傷者,至今仍有1人危殆。據了解,該名危殆的82歲姓蕭老翁仍昏迷,因他傷及心胸肺,醫管局已安排瑪麗醫院心胸肺外科醫生專程到東區醫院為傷者施手術,但手術後情况無太大改善。


停用升降機增至5部 老翁仍危殆

機電署繼續巡查信科承辦的248部升降機,截至昨午5時,已巡查147部,再發現多兩部升降機因鋼纜未符合升降機工程實務守則,要暫停運作,令有問題升降機增至5部。機電署今日將完成巡查餘下101部升降機。


機電署長陳帆昨出席公開活動後稱,北角升降機事故是因安全鉗失效引致,屬首次,非常嚴重,署方正考慮紀律聆訊信科及相關人等;涉事升降機斷裂的4條鋼纜將交科學鑑證專家研究,若蒐證中發現有人違例,亦將檢控。他透露,涉事升降機去年11月做的年檢,是由信科註冊工程師負責,署方過程中無參與,而署方上次檢查該升降機已是2009年。


有無換鋼纜成關鍵

機電署消息人士透露,4條鋼纜鏽漬情况嚴重,承辦商若依足正常程序抹油,根本不可能出現大規模鏽蝕,不排除信科意外後有人給假口供,於1年半前檢查時根本沒更換鋼纜。另去年11月年檢時,負責註冊工程師有否發現鋼纜鏽蝕,亦是調查方向之一。消息稱,下一階段將深入調查意外現場環境,透過科學鑑證專家及物料專家,了解鋼纜於信科去年11月完成年檢至出事的4個月間,有否可能出現嚴重腐蝕,並調查該4纜的鏽蝕情况,料最快可於兩個月內完成。


專家:出事鋼纜似10年沒換

職訓局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總教導員黃啟漢昨根據傳媒提供的現場環境片段後,推測涉事升降機的鋼纜可能10年無更換,屬嚴重生鏽,已變得十分脆弱和容易斷裂。被問記分制對於升降機承辦商沒阻嚇力,機電署長陳帆稱,記分制原意是讓市民及管理公司參考承辦商表現,但署方聽取意見後,將檢討記分制,並嚴肅考慮是否將記分制與日後執法工作掛鈎。


副機電署長薛永恒昨早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署方現約有20名員工負責巡查全港升降機,因全港約有6萬部升降機,署方會「七抽一」巡視,即每年巡視約1萬部;署方會加入風險為本原則,若升降機位於舊樓或承辦商表現欠佳,會加強巡查。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贊成記分制要與執法行動掛鈎,「否則(排名)包尾的承建商唔會有意欲提升表現,完全無阻嚇力。」但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出,記分制以行政程序設立,而非法律程序,沒整套法律系統支持,若要將兩者掛鈎,需動用大量資源重新處理。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