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圍經濟不穩,出口市場持續疲弱,本地中小企仍在「三高」(即人工高、租金高、原材料價格高)之中掙扎求存。可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6項支援中小企措施,不少評論認為是「有等於無」,何解?兩個原因:新瓶舊酒、遠水不能救近火,令中小企變成「N無」的一群,也是弱勢社群的一種。
政府援助「有等於無」
有人認為,是次財政預算案,「財爺」曾俊華表示要支援中小企,實際上卻大幅削減對中小企的優惠措施。舉例,上年度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金額上限為2,500元,今年卻降至1,500元。
不過,坦白說,筆者對於政府的救助,從來不寄予極大厚望。首先,政府的體系是官僚化的,例如,政府亦有提供不少信貸計劃協助中小企,如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等,可是申請程序都很繁複,審批需時,政府結構性問題(如行政)令這些措施遠水不能救近火。
正如去年政府提供1,000億元信貸保證額協助中小企,惟由去年5月截至今年1月底,涉及貸款額約為240億元,政府表示業界反應良好,但筆者卻認為力度有限。須知道,一般中小企所簽訂的租約為2至3年,但申請計劃已用上一年半載,恐怕資助金仍未到手,中小企已率先「拜拜」了。
事實上,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政府不是做得不足,更多時候是,政府做得「太多」,窒礙了市場的競爭。近十年不少公營機構(如機管局、醫管局、貿發局,甚至是政府作為最大股東的港鐵)傾向以商業模式運作,令服務市民的宗旨與追求最大利潤之間產生矛盾。無論是領匯(0823)或是機管局,其旗下商場不斷向租戶大幅加租,令小商戶不得不走,這無疑窒礙中小企的生存空間。
政府干預 窒礙市場競爭
而且,公營機構的管理趨向商業化,亦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如削資、合約制、外判、裁員等。公營機構其實是隱藏了的「大政府」行為!
總的來說,政府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尤其透過公營機構,為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提供營養良好土壤,亦可在稅務方面為中小企提供更多優惠等。
黃元山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政府援助「有等於無」
有人認為,是次財政預算案,「財爺」曾俊華表示要支援中小企,實際上卻大幅削減對中小企的優惠措施。舉例,上年度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金額上限為2,500元,今年卻降至1,500元。
不過,坦白說,筆者對於政府的救助,從來不寄予極大厚望。首先,政府的體系是官僚化的,例如,政府亦有提供不少信貸計劃協助中小企,如特別信貸保證計劃、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等,可是申請程序都很繁複,審批需時,政府結構性問題(如行政)令這些措施遠水不能救近火。
正如去年政府提供1,000億元信貸保證額協助中小企,惟由去年5月截至今年1月底,涉及貸款額約為240億元,政府表示業界反應良好,但筆者卻認為力度有限。須知道,一般中小企所簽訂的租約為2至3年,但申請計劃已用上一年半載,恐怕資助金仍未到手,中小企已率先「拜拜」了。
事實上,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政府不是做得不足,更多時候是,政府做得「太多」,窒礙了市場的競爭。近十年不少公營機構(如機管局、醫管局、貿發局,甚至是政府作為最大股東的港鐵)傾向以商業模式運作,令服務市民的宗旨與追求最大利潤之間產生矛盾。無論是領匯(0823)或是機管局,其旗下商場不斷向租戶大幅加租,令小商戶不得不走,這無疑窒礙中小企的生存空間。
政府干預 窒礙市場競爭
而且,公營機構的管理趨向商業化,亦帶來不少社會問題,如削資、合約制、外判、裁員等。公營機構其實是隱藏了的「大政府」行為!
總的來說,政府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尤其透過公營機構,為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提供營養良好土壤,亦可在稅務方面為中小企提供更多優惠等。
黃元山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