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仇外「愛國」 不可取也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4日 06:35
2013年03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後海是北京著名的觀光景區,一家名不經傳的小餐館因貼上「本店不接待日本人、菲律賓人、越南人和狗」的中英文告示而引發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及網上的熱烈討論。店主解釋是出於「愛國」情懷,對此網友意見分歧,有褒有貶。


顯然,與去年釣魚島風暴高峰期全國多處對日系車與日系百貨及日本料理店的「打砸搶」行為相比,這張「憤青」式的告示貼在自己的店門口,確實是小巫見大巫,因此有「中立」的網友認為不過是「個人自由,應予尊重」。


撇開「愛國」與否的爭議,究竟店主的行為是否「應予尊重的個人自由」?1年前獲得金馬影后的大陸演員呂麗萍在微博發布反同志言論,掀起軒然大波,議論的焦點也集中在呂麗萍的言論是否屬於「個人言論自由的範圍」。


其實,無論是後海餐館店主,還是呂麗萍當時的言論,都是對「言論自由」的嚴重誤讀。言論自由是法律賦予個人在無恐懼之下表達個人意見的自由,然而它有個前提,就是個人自由不得損害他人利益,這裏包括傷及他人的尊嚴。


後海餐館告示的內容,針對的不是某件事及相關的個人,而是3個國家及其所有國民,並將「狗」並列,是直接涉及嚴重的民族歧視與種族主義的問題。


百年前中國出現一些租界,其中傳說上海外灘有洋人立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招牌,雖然如今已有研究認為是以訛傳訛、並無其事,不過我們也都聽過這種傷及民族尊嚴的傳聞。如今倒是有中國人清楚貼上類似的告示,其實去年「打砸搶」風暴期間已經出現,看來不少國人的「愛國」水平仍停留在百年前義和團式的排外主義迷思。


如何樹立起讓世人肅然起敬的大國國民風範,已成為在「中國崛起」響徹雲霄的今天,無可迴避的課題。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學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