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儘管中銀監表明將嚴管銀行理財產品作為2013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內銀仍未放緩拓展相關業務的步伐。全球市值最大的工行(1398)行長楊凱生昨天在出席政協開幕會時接受本報記者訪問,他表示,理財產品有利於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為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工行今年會繼續拓展理財產品業務,他預期,內地社會直接融資佔比還將繼續提升,銀行貸款作為間接融資,則會平穩增長。
問題在於資金池透明度不足
內地發生個別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爆煲事件後,中銀監明言,今年將嚴格監管理財產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楊凱生昨天指出,理財產品為人所詬病的是資金池問題,即銀行將產品募集的資金注入銀行自建的一個資金池,而其中的資金投資方向和組合並不透明,會引發諸多後遺症等,當局加强監管理財產品十分合理。
但他認為,理財產品是推進內地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工具之一,也促進銀行業的轉型,同時,理財產品可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對老百姓進行更多的投資確有幫助,因此,工行今年還是會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相關業務,但為控制風險,會以銷售本行設計的產品為主,「工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是單獨核算、單獨記帳,比較規範,不存在資金池的問題,且從發起、到投資後的情况、到價格變化都會及時披露,對投資者負責。」
工行以銷售自家產品為主
昨天,人行副行長易綱也在同一場合表示,人行和中銀監對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有很多指引,大多數理財產品在監管範圍之內,風險可控,目前,內地理財產品總量較小,槓桿率也相對較低。
評級機構惠譽調查指,隨着吸儲競爭加劇,內地理財產品總量不斷上漲,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已相於總貸款總額逾12%。
此外,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實現了居民資金和直接融資工具的對接。楊凱生認為,在中國,直接融資還不多、不够,「雖然在社會融資總量裏,直接融資佔比正迅速提升,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例如企業債券、票據等,仍由銀行持有,那就還是間接融資,把整個信用活動集中在銀行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中國的直接融資還需要大力發展。」他續說,目前人行也更加關注社會融資總量和M2的增長,不再簡單地去看貸款規模,相信今年貨幣政策仍以穩健為大方向,作為間接融資的銀行新增貸款,今年則會平穩增長。
黃振豪、何曉勤、楊曦、陳子凌、李泉、麥俊、張聞文、楊歡、林迎 - 明報兩會採訪組 北京報道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