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會議昨於北京開幕,最後一次以主席身分主持會議的賈慶林,在政協報告中主動提及愛國教育,指中央「支持港澳委員向港澳青少年介紹國情和組織他們赴內地學習實踐,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有港區政協委員附和,指向青年講述歷史文化成就不屬洗腦教育。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認為這屬中央領導人的一貫論調,但也不排除是中央關心香港年輕人「是否不夠愛國」。
賈慶林昨在人民大會堂宣讀16頁政協報告,當中只有兩小段提及香港及澳門。其中一段題為「深化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聯誼,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中指出,政協有引導港澳委員貫徹和宣傳一國兩制。
報告亦稱,中央支持港澳委員組織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國情,「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賈回顧過去5年,單是政協便接待港澳訪問團66個,涉及2687人;政協組團赴港澳也有48次。 賈也提到,政協「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
本身為中學校長的政協委員戴希立認為,人代、政協委員過去會到學校談國情講座、帶團到內地認識國家等,他相信賈慶林在政協報告的說法,是要對這些工作表示支持、肯定,亦希望往後繼續推動。他指要青年認識內地,除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亦應包括升學就業等了解。
自由黨主席、政協周梁淑怡認為,賈的說法是表示政協以往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在未來亦會繼續。但記者追問這是否代表未來會安排更多青少年到內地交流,她就指雖然眾所周知青少年工作是重要,但這只是工作的其中一部分。
陳﹕家長須留意交流目標內容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認為,賈慶林今次是中央領導一貫論調,但也不排除是中央因關注去年的國教風波,愈加關心香港青少年「是否不夠愛國」。她表示從家長角度出發,不反對子女到內地了解風土人情及發展,但此類交流絕不能以「誘發愛國」為目標,更不應為強制參與或進行任何形式的情意評估。
她又表示,關注組曾接獲家長投訴,指學校要求必須參加部分由教局資助的內地交流活動,擔心仍有機會滲透,因此她呼籲家長密切留意此類活動的目標、內容。
明報兩會採訪組黃振豪、何曉勤、楊曦、陳子凌、李泉、麥俊、張聞文、楊歡、林迎 北京報道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賈慶林昨在人民大會堂宣讀16頁政協報告,當中只有兩小段提及香港及澳門。其中一段題為「深化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聯誼,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中指出,政協有引導港澳委員貫徹和宣傳一國兩制。
報告亦稱,中央支持港澳委員組織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國情,「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賈回顧過去5年,單是政協便接待港澳訪問團66個,涉及2687人;政協組團赴港澳也有48次。 賈也提到,政協「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
本身為中學校長的政協委員戴希立認為,人代、政協委員過去會到學校談國情講座、帶團到內地認識國家等,他相信賈慶林在政協報告的說法,是要對這些工作表示支持、肯定,亦希望往後繼續推動。他指要青年認識內地,除在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亦應包括升學就業等了解。
自由黨主席、政協周梁淑怡認為,賈的說法是表示政協以往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在未來亦會繼續。但記者追問這是否代表未來會安排更多青少年到內地交流,她就指雖然眾所周知青少年工作是重要,但這只是工作的其中一部分。
陳﹕家長須留意交流目標內容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認為,賈慶林今次是中央領導一貫論調,但也不排除是中央因關注去年的國教風波,愈加關心香港青少年「是否不夠愛國」。她表示從家長角度出發,不反對子女到內地了解風土人情及發展,但此類交流絕不能以「誘發愛國」為目標,更不應為強制參與或進行任何形式的情意評估。
她又表示,關注組曾接獲家長投訴,指學校要求必須參加部分由教局資助的內地交流活動,擔心仍有機會滲透,因此她呼籲家長密切留意此類活動的目標、內容。
明報兩會採訪組黃振豪、何曉勤、楊曦、陳子凌、李泉、麥俊、張聞文、楊歡、林迎 北京報道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