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質疑政府的土地供應計劃「水分多」,賣地表中有多個地皮還未完成城規程序,且鐵路項目亦發生流標情况。政府消息人士則說,政府一些熟地要用來應付公屋計劃,才出現賣地表的地皮未完成規劃程序的情况。
政府消息稱,未來5年有7.9萬個公屋單位供應,但在較後期年份的公屋供應,其實尚未有具體地皮選址。因此政府要以土地儲備中的熟地,優先用來興建公屋,確保7.9萬個公屋單位的供應不會受影響。
不過,這做法的後遺症,是放入賣地表中的一些土地未完成規劃程序,政府唯有將賣地和規劃程序同時進行。
政府賣地規劃同時進行
政府在2011/12年度預計通過賣地、鐵路項目、重建項目和私人項目,可提供35,400個單位的土地供應,結果實際供應只得21,200個單位;2012/13年度預計有29,800個單位土地供應,實際則只得19,300個,主因是發展商甚少勾地,私人重建項目亦大幅減少。土地監察項目召集人吳永輝質疑,新一年度供應25,800個單位土地的預測也有水分。
李永達建議政府將賣地和鐵路上蓋的流標項目,改為興建居屋或公屋,以應付公營房屋需求。
政府消息稱,未來5年有7.9萬個公屋單位供應,但在較後期年份的公屋供應,其實尚未有具體地皮選址。因此政府要以土地儲備中的熟地,優先用來興建公屋,確保7.9萬個公屋單位的供應不會受影響。
不過,這做法的後遺症,是放入賣地表中的一些土地未完成規劃程序,政府唯有將賣地和規劃程序同時進行。
政府賣地規劃同時進行
政府在2011/12年度預計通過賣地、鐵路項目、重建項目和私人項目,可提供35,400個單位的土地供應,結果實際供應只得21,200個單位;2012/13年度預計有29,800個單位土地供應,實際則只得19,300個,主因是發展商甚少勾地,私人重建項目亦大幅減少。土地監察項目召集人吳永輝質疑,新一年度供應25,800個單位土地的預測也有水分。
李永達建議政府將賣地和鐵路上蓋的流標項目,改為興建居屋或公屋,以應付公營房屋需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