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爆紅,我未有時間入場亦不認識呂麗紅校長,但她的「這不是一份工作,這是一個使命」,令我肅然起敬!
家長比校長重要
講到教育,家長的角色,絕對比校長重要!因為校長可以選可以換,本來就是陌生人。家長是孩子的父母,是不可分割的骨肉,關係密切不可能被任何人取代,除了是孩子的啟蒙及人生導師,更是天字第一號的模仿學習對象!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教,永遠是首要。家裏教不好的,別奢望校長學校教得了,上樑不正,下樑不可能不歪。只可惜其身不正的怪獸家長充斥,把明明責無旁貸的教育責任全推到學校身上,想深一層,是可笑?還是可悲?但最最可憐的,永遠是孩子!
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明報》的訪問中,呂校長有幾句說到我心坎中的話﹕
一、「大家為這個社會出一分力、守望相助。獅子山下精神依然有的。」獅子山下精神究竟是什麼?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恐怕沒有幾多人記得,更何况教?說來奇怪,以前日子艱難個個窮,可以守望相助不計較。今日社會富庶生活富裕,反而怕執輸?
二、「身教也是一種策略,如果孩子溫文有禮,可想而知他們的父母也如是。」上兩代父母目不識丁多的是,雖不知書,但一樣識禮,尊師重道重家教。今日家長不把學校老師放在眼內,最喜歡又最在行的,就是拍着枱來投訴。
三、「家長太機會主義,幼稚園生學打高爾夫球,為了將來陪世伯傾生意;學豎琴,因為台上只有你一人獨領風騷;女兒喜歡跳芭蕾舞,卻逼她跳國標舞,只因少人學。現在講求的是終身學習,功利主義不可行。」家長們絞盡腦汁各出奇謀鬥奇異,只是為了子女做唯一,生怕被其他人搶了風頭。什麼體育精神團隊精神,統統講完就算,完全失去了培養興趣學習樂器藝術的目的和意義。結果事與願違,令孩子們疲於奔命做了父母的扯線木偶。
四、「希望別人快樂。我有一個使命,既然大家覺得我做得到,可以出來鼓勵人,我也不怕什麼知名度,只是希望可以鼓舞多一些人,多做一些好事。」教育學生,是教育家的使命。教育子女,不是使命,是每個父母的天職。養不教,父之過,是過失是錯;教不嚴,師之惰,只不過是疏懶。兩者之間誰要負上最大責任,毋須多講了吧?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而鮮魚行學校「書中自有午餐肉」的梁紀昌校長臨退贈言學生﹕「窮要窮得有骨氣!」千金難買少年窮,是事實!直資名校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說﹕「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懂教的家長。」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怪獸家長們,聽得入耳嗎?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家長比校長重要
講到教育,家長的角色,絕對比校長重要!因為校長可以選可以換,本來就是陌生人。家長是孩子的父母,是不可分割的骨肉,關係密切不可能被任何人取代,除了是孩子的啟蒙及人生導師,更是天字第一號的模仿學習對象!教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教,永遠是首要。家裏教不好的,別奢望校長學校教得了,上樑不正,下樑不可能不歪。只可惜其身不正的怪獸家長充斥,把明明責無旁貸的教育責任全推到學校身上,想深一層,是可笑?還是可悲?但最最可憐的,永遠是孩子!
上樑不正下樑歪
在《明報》的訪問中,呂校長有幾句說到我心坎中的話﹕
一、「大家為這個社會出一分力、守望相助。獅子山下精神依然有的。」獅子山下精神究竟是什麼?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恐怕沒有幾多人記得,更何况教?說來奇怪,以前日子艱難個個窮,可以守望相助不計較。今日社會富庶生活富裕,反而怕執輸?
二、「身教也是一種策略,如果孩子溫文有禮,可想而知他們的父母也如是。」上兩代父母目不識丁多的是,雖不知書,但一樣識禮,尊師重道重家教。今日家長不把學校老師放在眼內,最喜歡又最在行的,就是拍着枱來投訴。
三、「家長太機會主義,幼稚園生學打高爾夫球,為了將來陪世伯傾生意;學豎琴,因為台上只有你一人獨領風騷;女兒喜歡跳芭蕾舞,卻逼她跳國標舞,只因少人學。現在講求的是終身學習,功利主義不可行。」家長們絞盡腦汁各出奇謀鬥奇異,只是為了子女做唯一,生怕被其他人搶了風頭。什麼體育精神團隊精神,統統講完就算,完全失去了培養興趣學習樂器藝術的目的和意義。結果事與願違,令孩子們疲於奔命做了父母的扯線木偶。
四、「希望別人快樂。我有一個使命,既然大家覺得我做得到,可以出來鼓勵人,我也不怕什麼知名度,只是希望可以鼓舞多一些人,多做一些好事。」教育學生,是教育家的使命。教育子女,不是使命,是每個父母的天職。養不教,父之過,是過失是錯;教不嚴,師之惰,只不過是疏懶。兩者之間誰要負上最大責任,毋須多講了吧?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而鮮魚行學校「書中自有午餐肉」的梁紀昌校長臨退贈言學生﹕「窮要窮得有骨氣!」千金難買少年窮,是事實!直資名校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說﹕「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懂教的家長。」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怪獸家長們,聽得入耳嗎?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文﹕張慧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