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9歲青年涉透過facebook招攬少女「帶貨」出國,掀起軒然大波。有社工指出,青年容易透過社交網站結識不良分子,且對法律意識薄弱、對同齡者戒心低,往往誤墮法網或被利用而不自知。過往時有少女被剛認識的「朋友」邀約拍攝性感照,甚至約會後發生性行為。
社交網站約於4、5年前興起,協青社助理總幹事(外展服務)譚仲凱表示,當時facebook只在青年間興起,社會並未關注,青年在facebook上有恃無恐,甚至公然發布吸毒相、相約交收毒品等,近年漸隱藏,但他得悉一些私人群組內仍有類似做法,令青年易觸及罪行及受誘惑。
社交程式增結識不良分子風險
facebook及電話應用程式WhatsApp、Line等興起,擴闊了「朋友圈」,「以前可以說『那是黑社會,不要過去與他們結黨』,現在界限很模糊」。譚仲凱指出,青年的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對法律又欠理解,不時有女生透過facebook被邀約拍攝性感照,更有可能被侵犯。有時一班青年透過facebook結識後一同外出,發生性行為後始知當中女生未成年,結果被控「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表示,過往亦曾聽聞青年組織帶水貨,「去到這麼遠就沒聽過」。他指出,青年尋求同輩認同,戒心相對低,今次涉案者均為青年,正正反映朋輩影響。他表示,青年或因平日得不到關心,期望在「帶貨」中得到同輩支持,提醒家長不應流於管教式的訓示,應着重建立關係。
社交網站約於4、5年前興起,協青社助理總幹事(外展服務)譚仲凱表示,當時facebook只在青年間興起,社會並未關注,青年在facebook上有恃無恐,甚至公然發布吸毒相、相約交收毒品等,近年漸隱藏,但他得悉一些私人群組內仍有類似做法,令青年易觸及罪行及受誘惑。
社交程式增結識不良分子風險
facebook及電話應用程式WhatsApp、Line等興起,擴闊了「朋友圈」,「以前可以說『那是黑社會,不要過去與他們結黨』,現在界限很模糊」。譚仲凱指出,青年的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對法律又欠理解,不時有女生透過facebook被邀約拍攝性感照,更有可能被侵犯。有時一班青年透過facebook結識後一同外出,發生性行為後始知當中女生未成年,結果被控「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行為」。
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表示,過往亦曾聽聞青年組織帶水貨,「去到這麼遠就沒聽過」。他指出,青年尋求同輩認同,戒心相對低,今次涉案者均為青年,正正反映朋輩影響。他表示,青年或因平日得不到關心,期望在「帶貨」中得到同輩支持,提醒家長不應流於管教式的訓示,應着重建立關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