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愛將擴劏房定義 改按收入租金津貼長青網文章

2013年03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3月01日 06:35
2013年03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被視為針對「N無人士」的關愛基金「為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津貼」,規定必須是「入了大門再入房門」的才算劏房,居住者才合乎資格申請這津貼,令獨立大門的「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客未能符合申請資格。本身為扶貧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昨日表示,將擴闊「劏房」定義,未來按居於私樓單位申請人的入息及租金水平等,發放津貼。


獨立大門單位住客現不受惠

關愛基金設定該項津貼的受惠對象,是居於環境惡劣但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者,若符合資格,一人戶可獲3000元,二人戶6000元,3人或以上住戶8000元,為一筆過津貼,計劃在4月8日截止申請。不過,有劏房戶早前反映因為一道房門而被拒諸計劃門外。


林太表示,待現有計劃完結後,會修訂及放寬申請資格,並以居於私樓的基層家庭的收入水平及租金水平,作為評審基準。


另外,預算案宣布注資150億元於扶貧委員會轄下的關愛基金,對外界有憂慮基金撥款不受立法會財委會監管,林太表示,將於3月12日到立法會講解人口政策及關愛基金的發展。她補充,關愛基金2011年成立,旨在加強推展補漏拾遺的扶貧工作,而有成效的項目終會納入政府常設措施。


指政府未棄呼籲商界捐款

就基金成立時原希望吸引商界參與作配對捐款,但現時大部分資金均由政府注資,是否已違吸引商界參與的原意,林太指扶貧是政府責任,政府亦沒有放棄呼籲商界參與,但不希望為了堅持商界一定要「出一份」,而拖慢計劃進度。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表示,贊成放寬劏房戶的定義,重點是津貼發放要避免官僚程序,令有需要者可獲津助。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