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韓國藝人注重和粉絲互動,他們常舉辦見面會等活動,讓歌迷感覺親近和受到尊重。」新加坡「韓粉」大學生黃舒慧說,在愛上K-Pop(韓國流行音樂)前,她跟很多年輕人一樣聽華語和英語流行歌,但現在幾乎沒留意港台歌手的動向。她說,韓國藝人不僅外表迷人、能歌善舞,還能擔任主持和演戲,加上另一優點是他們經常跟歌迷接觸,感覺親切,她已開始學韓文。
業界乏政府支持 難拓海外市場
隨着韓風吹襲,日本流行音樂自2000年後便日漸衰落。日本第二大藝人經理人公司Amuse的執行董事相馬信之坦言,當年日本音樂風頭勁,很大原因是借助日劇的力量。但因日本國內的市場龐大,日本藝人單就應付國內需求已忙不過來,所以不覺得有必要出國發展,會見粉絲之類的活動也不辦,久而久之流失了支持者。
「日風」近年不及「韓流」另一原因,在於日本娛樂公司不像韓國般有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開拓海外市場,許多日本公司在節目頻道、配音、字幕翻譯及資金調度上,都遇到各種困難,特別是動漫製作公司大多規模小,又缺乏推廣海外市場的經驗及人才,令日本的電視節目近年來在海外市場沒有顯著增長。
谷軟實力多點子 韓政府准藝人延遲服役
反觀韓國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便由官方帶頭,積極向海外推廣韓流,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高呼「文化二次立國」口號,1999年制訂「文化振興產業基本法」,確立由國家主導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大力建構韓國文化軟實力。政府協助藝人發展事業,如可延遲服兵役,到國外宣揚韓流文化時,可獲政府撥款贊助。政府更在韓劇未普及的國家,買下當地節目的時段播韓劇,或以免版權費吸引當地電視台;2003年又推出類似的振興音樂產業計劃,向外國力谷K-Pop。
業界乏政府支持 難拓海外市場
隨着韓風吹襲,日本流行音樂自2000年後便日漸衰落。日本第二大藝人經理人公司Amuse的執行董事相馬信之坦言,當年日本音樂風頭勁,很大原因是借助日劇的力量。但因日本國內的市場龐大,日本藝人單就應付國內需求已忙不過來,所以不覺得有必要出國發展,會見粉絲之類的活動也不辦,久而久之流失了支持者。
「日風」近年不及「韓流」另一原因,在於日本娛樂公司不像韓國般有政府在背後大力支持開拓海外市場,許多日本公司在節目頻道、配音、字幕翻譯及資金調度上,都遇到各種困難,特別是動漫製作公司大多規模小,又缺乏推廣海外市場的經驗及人才,令日本的電視節目近年來在海外市場沒有顯著增長。
谷軟實力多點子 韓政府准藝人延遲服役
反觀韓國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便由官方帶頭,積極向海外推廣韓流,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高呼「文化二次立國」口號,1999年制訂「文化振興產業基本法」,確立由國家主導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大力建構韓國文化軟實力。政府協助藝人發展事業,如可延遲服兵役,到國外宣揚韓流文化時,可獲政府撥款贊助。政府更在韓劇未普及的國家,買下當地節目的時段播韓劇,或以免版權費吸引當地電視台;2003年又推出類似的振興音樂產業計劃,向外國力谷K-Pop。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