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怡﹕
這幾天你看報紙電視,會留意到,鋪天蓋地,回顧SARS 10周年。
時間過得真快,那場幾乎把整個香港推入地獄深淵,以千計港人染上惡疾,299人死亡的瘟疫,一晃已經10年。回想起來,恐慌仍然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天。
怡,10年前,你只有8歲,妹妹不過4歲,對那段由早到晚都戴着口罩過活的日子,你們還有什麼印象?當愈來愈多人染病,要求小學停課的呼聲愈來愈響,好不容易爭取到不用提心吊膽上學了,但哪處都不能去,無所事事,如何打發時間呢?
跟很多人一樣,我們選擇了戶外運動,可鍛煉身體,又可舒舒悶氣。一家四口,到海濱急行、跑步、踏單車。妹妹就在那個時候學會了,你的單車技術也有顯著進步,不時載着妹妹,好不威風。
人都會選擇把歡樂的片段牢牢記住。老爸常常記起SARS期間我們到海濱踏單車的畫面,你們紅紅的面蛋,喘着氣,滿頭大汗,歡樂的笑聲。就是這樣,即使活在苦痛中,仍能心存希望,令日子好過一點。
難忘前線醫護義無反顧
SARS那幾個月,老爸最不能忘懷的,不是香港陷入死亡陰影,灰色暮氣的日子,而是港人堅守崗位,上下一心,激發出勢要與命運搏鬥的那股打不死精神。
最敬佩的當然是前線醫護人員。死神只在一步之遙,但都義無反顧進入戰場。怕傳染家人,幾個月有家歸不得,集體入住宿舍,只能透過電話電腦,與家人溝通。病人蜂擁而至,不眠不休拯救生命,結果6名醫護人員不幸犧牲。媒體最近訪問當年的SARS英雌英雄﹕如果SARS重臨,你們會怎樣?受訪者二話不說﹕一定會再上戰場!肯定的語氣,堅決的眼神,看着電視,老爸感動得熱淚盈眶。
老爸當年做晨早烽煙節目,每天戴着口罩開咪,在電台傳遞疫情信息,各行各業各階層的聽眾踴躍來電,提供社會實况,包括不少醫護人員,讓市民了解前線的抗疫工作,裝備不足人手緊張藥物調配等難題,通過大氣電波下呈上達,迅速得到改善。
樂觀市民點起希望之火
老爸還記得,當年有醫護家人,有疫廈居民,還有體弱獨居長者來電表達心聲,為前線工作者打氣。無人能預測疫情何時會到盡頭,但呈現出來的積極樂觀的曙光,點燃起我們的希望之火。回想起來,SARS抗疫,老爸在自己的崗位上,也扮演着一定角色,發揮了卑微作用。
香港已不是10年前的香港,如果SARS真的重臨,有人悲觀預測,香港會完全不一樣。怡,說來聽聽,你的看法怎麼樣?
老爸
…………………………………………………………………………
Dad﹕
10年前的SARS,對當年念小三的我來說,是口罩、1:49和電視新聞。
那時你給我們戴上形狀奇特的N95口罩,很焗,很不舒服。你讓我們用水筆在上面畫大笑嘴巴。
那時每天都要大掃除,每件玩具都要仔細擦乾淨,後來甚至玩具氈子也收起來。於是我們到戶外玩耍、跑跑跳跳。
電視每天播放着SARS的新聞,什麼什麼隔離,什麼什麼感染。從你們的表情看得出,這病毒很可怖。走在街上,靜悄悄的,沒有生氣。
令人感動的是,郵差不請假,醫生自告奮勇,鄰居互相鼓勵。香港人的打不死精神,香港人的專業精神,香港人的上下一心,這時候又回來了。
10年前,雖然我們憂心忡忡,但會保持希望,會苦中作樂。口罩核突,讓它笑吧;呆在家裏,不如出外走走吧;病魔來了,趕走它吧。如果不幸又一次來到,希望港人記得10年前的自己。
Yee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