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期講「麻」字,非指「麻辣」,也非毒品「大麻」的「麻」,而是跟螞蟻差不多大小的芝麻。說它毫不起眼,皆因我們以「芝麻綠豆」來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從前專門處理瑣碎小事的低級官員,我們戲謔為芝麻官。然而,小小芝麻的功效卻不容小覷,它不但蘊含豐富營養,更可提升食物香氣,增添香脆口感。
《辭源》指芝麻本稱「胡麻」,相傳由漢代張騫從西域取得,晉石勒(十六國後趙始主)諱「胡」字,故改名芝麻。它又叫巨勝、油麻、脂麻等,「果食為長乾果,種子有黑白二種,皆可榨油」。
芝麻屬於有益身體的食物,《本草綱目》指出,芝麻味甘,性平,無毒。有補中益氣,久服輕身不老等功效。而在黑白兩種芝麻當中,黑芝麻更有使「白髮返黑」之效,引《本草綱目》之食用方法為﹕「烏麻九蒸九曬,研末,棗膏丸服之。」
■美點甜品
原粒採用白芝麻,最常見是製作香口食品,如過年常吃的笑口棗和煎堆等,而隆濤院的招牌點心皮蛋蝦筒,就是舊式點心香麻蝦筒的變奏。點心部總廚莫桂林表示,舊式的香麻蝦筒夾心只有蝦肉,而新版的則用米紙包着蝦肉、酸薑和皮蛋,面層鋪滿粒粒香脆黑白芝麻,他說﹕「原本外層只有白芝麻,但外觀不夠吸引,所以我便加了少許黑芝麻作點綴。」
熱炒逼出油分散香氣
隆濤院另一款懷舊點心芝麻卷,製作步驟頗多,現時很多食肆都嫌麻煩而沒有做。製作前先要將黑芝麻浸洗,冲去雜質,再烘乾,然後下鑊炒至出油。接着加水攪碎後隔渣,重複兩次,然後加入砂糖、馬蹄粉和澄麵粉製成粉漿,蒸好後再捲起而成,就成了我們小時候稱為「菲林卷」的芝麻卷。莫師傅表示,芝麻本身香氣不濃,需經熱炒,利用熱力逼出油分,才能散發香氣。他笑說因為黑芝麻色澤太深,難以用肉眼分辨有沒有炒燶,所以會在大量黑芝麻中加入小量白芝麻,「當白芝麻轉為金黃色時,便代表黑芝麻也差不多夠火候了」。
生鐵鑊炒芝麻熱均勻
除了眼觀,擅長製作手炒古法芝麻糊的甜頭甜品老闆鍾達強(Alex)還會用耳聽、手摸來判斷黑芝麻是否夠火候。他表示一定要用生鐵鑊炒,因為傳熱均勻,芝麻才不會生熟參差。炒法是先燒熱鑊,加入黑芝麻後慢慢剷動,其間會聽到水分蒸發的「啪啪」聲,炒十多分鐘後,「啪啪」聲漸少,開始冒出白煙時,剷動速度便要加快,同時輕揑數粒芝麻作測試,輕易爆開即表示黑芝麻已熟。接着便要待涼後,才加入香米、糯米等材料,用石磨機磨成糊。
Alex只是三十出頭,但他的古法芝麻糊做得有板有眼,細問下原來他請教了荃灣老牌糖水店鴻輝記的老師傅輝哥,輝哥原是大良八記的始創人之一,現已退出江湖。去年Alex承接了師父的店舖,並在同區多開一間新店甜頭甜品,他在芝麻糊面灑上炸香的合桃,創出招牌甜品——金脆芝麻糊。
■芝麻醬
「芝麻醬本身沒有味,只有香,通常加入花生醬、鹽和糖等材料,才可令芝麻醬更香更濃郁。」莫師傅說。簡單而言,我們常吃到的芝麻醬,其實是「混醬」。
「混醬」配搭多
日本料理中也有類似的芝麻「混醬」,差別在於中式的麻醬較稠、沒有渣,而日式的油分會較多,並會保留磨成醬後的芝麻,通常叫「胡麻醬」或「胡麻汁」。竹壽司Sushi chef杜智恒(阿Do)表示,日本料理的胡麻醬經調配後,可用來配冷麵、冷前菜、冷豆腐和漬物等,「由於每個廚師調配的胡麻醬都有不同的秘方,所以每間餐廳的胡麻醬味道都會不同」。一般來說,用來做漬物的胡麻醬汁味會偏濃,鹹中有甜;而拌冷麵和冷前菜的胡麻醬汁,則會加入醋來調味,味道會帶酸。
■芝麻油
芝麻油(圖)是由芝麻壓榨而成,人稱大師姐的麥麗敏最愛在炒餸時加幾滴提升香氣,她說﹕「炒菜不可加麻油,因為不對味。醃牛肉可以加少許,不可太多,否則會搶去肉的味道。」過去,她製作的蘿蔔糕和芋頭糕等鹹糕點都用日本九鬼的純黑芝麻油,但受311事件影響,她去年開始,改用台灣的享達利純黑麻油,「這款麻油夠香夠濃,是由一間台灣老字號的廠房製造」。
■延伸閱讀
煲老鴨 肚加麻油快腍
芝麻油除了能為菜肴提香,原來還有令老鴨肉更快腍的作用。上世紀食家陳夢因在著作中提到﹕「據請我吃煲老鴨的朋友說,老鴨比嫩鴨更滋陰,如用鴨做湯,則以煲老鴨為佳品……老鴨既滋陰,但要花很多柴火才可煲腍,不是上算的事……要(老鴨、老鵝)煲得快腍有一個方法﹕將麻油四両放進鴨鵝肚裏,封密然後煲之,所用的柴火與煲嫩鴨嫩鵝無異。」
《食經•壹•平常真味》
作者﹕陳夢因
出版﹕商務印書館
■info
竹壽司
地址﹕銅鑼灣開平道一號Cubus 12樓
電話﹕2577 0611
霞飛會館
地址﹕中環德己立街1-13號世紀廣場4樓
電話﹕2522 7611
隆濤院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2A Hullett House
電話﹕3988 0107
甜頭甜品
地址﹕荃灣沙咀道328號寶石大廈地下G2A舖
電話﹕5466 3308
寶島之家
地址﹕荔枝角瓊林街93號龍翔工業大廈5樓E室
電話﹕2748 7570
文﹕梁翠薇
圖﹕林俊源、葉思雅、有關商戶提供
編輯 鍾家寶
美術 SIUKI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