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資銀行繞開外管局規定的5萬美元匯款限制,推出金融產品幫客戶將大額資金匯出境外。金管局表示香港無權規管內地的外匯限制,而業內人士則呼籲,希望前海可盡快允許香港券商向內地客戶提供開戶服務,否則中港兩地股市的優勢都被中資行佔盡。
金管局:匯款限額屬內地規定 港無權管
金管局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便對個別產品進行評論,但至於銀行繞開內地外管局限制推出產品的行為是否應該受到更嚴格的規管,金管局稱匯款限額是內地政府的規定,香港無權監管。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兼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則表示,中資機構走政策漏洞是常事,如建行這類產品目前的確沒有條例去規管,屬很自然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行動。
他表示,香港的營商環境寬鬆,中資機構不但在內地有先天優勢,來到香港也和本地金融機構一樣不受太多限制,可謂「兩地通吃」,對本港的券商和銀行的挑戰都很大。他表示現時前海高調稱對外開放,但至於內地居民何時能在前海註冊的香港券商開戶炒港股,現時仍未有時間表,故呼籲加快審批進程,令香港券商也能分得「北水來港」的一杯羹。
金管局:匯款限額屬內地規定 港無權管
金管局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便對個別產品進行評論,但至於銀行繞開內地外管局限制推出產品的行為是否應該受到更嚴格的規管,金管局稱匯款限額是內地政府的規定,香港無權監管。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兼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則表示,中資機構走政策漏洞是常事,如建行這類產品目前的確沒有條例去規管,屬很自然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行動。
他表示,香港的營商環境寬鬆,中資機構不但在內地有先天優勢,來到香港也和本地金融機構一樣不受太多限制,可謂「兩地通吃」,對本港的券商和銀行的挑戰都很大。他表示現時前海高調稱對外開放,但至於內地居民何時能在前海註冊的香港券商開戶炒港股,現時仍未有時間表,故呼籲加快審批進程,令香港券商也能分得「北水來港」的一杯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