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玖紙(2689)昨天公布半年業績(3月年結),收入按年上升17%,淨利則下跌21%。股價最多曾大瀉8%,及後卻強力反彈,收市倒升4%,成交亦大升至3500萬股,遠高於15天平均1400萬股約1.5倍。
筆者相信雖然業績稍微好於預期,但早段仍然大跌主要是因為負債水平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從99.7%惡化至103%。另外,利息成本亦大增2倍。
那麽為何股價後來能夠倒升4%呢?根據摩通的報告,管理層指出公司於1月至2月不僅沒有隨廢紙價回落而減價,反而於東莞廠房提價每噸人民幣50元。管理層更說如市况理想,將於6月全面提價每噸人民幣100元。
玖紙或早於大市見底
另外,主席張茵認為存貨很低,只有10天左右。中期方面,據了解,由於環保的問題,中央政府打算大幅關閉行業中小型及低效廠房,數量達到一半(官方數字還沒有出台)。如果有一直跟蹤本欄的讀者應對筆者看好玖紙的原因「聽到厭」,昨天張茵的說話只是再一步印證筆者的論調。
雖然筆者預期大市調整未完,但由於玖紙高位於1月3日已出現,比恒指足足早1個月,因此很大機會較大市早見底。自問心理質素好的讀者已可考慮。
港府又出招!坊間已有很多詳細分析,筆者無謂再重複,只想講幾句重點。首先,過往的稅息「懲罰」措施主要是針對短炒(SSD)及非本地人(BSD),本地長期住宅投資者一直沒有受到「懲罰」(筆者的意思是沒有直接的額外成本,當然調低按揭成本亦是間接的額外成本提高)。這次雙倍印花稅可以說是第一次直接「懲罰」長期住宅投資者,雖然額外的印花稅只是1.5%至4.25%,是否意味往後會有更多相關政策,值得留意。
第二,這次是首次打擊非住宅,尤其是短炒客,令「磚頭」的投資範圍進一步收窄,會否逼資金流到其他領域,值得關注。
筆者已多番強調,政策只是噪音,樓市周期並不會因政策而改變,上行的時候如此,下行的的時候亦如此。只要周期仍然向上,額外的成本只會繼續傳導到樓價。
香港地產股雖然不是最早一批調整,但由於之前因去年10月的政策(BSD)令到股價表現一直落後大市,這次應可因「辣招」比預期中「小辣」而提早完成調整。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二、三、五刊出
筆者相信雖然業績稍微好於預期,但早段仍然大跌主要是因為負債水平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從99.7%惡化至103%。另外,利息成本亦大增2倍。
那麽為何股價後來能夠倒升4%呢?根據摩通的報告,管理層指出公司於1月至2月不僅沒有隨廢紙價回落而減價,反而於東莞廠房提價每噸人民幣50元。管理層更說如市况理想,將於6月全面提價每噸人民幣100元。
玖紙或早於大市見底
另外,主席張茵認為存貨很低,只有10天左右。中期方面,據了解,由於環保的問題,中央政府打算大幅關閉行業中小型及低效廠房,數量達到一半(官方數字還沒有出台)。如果有一直跟蹤本欄的讀者應對筆者看好玖紙的原因「聽到厭」,昨天張茵的說話只是再一步印證筆者的論調。
雖然筆者預期大市調整未完,但由於玖紙高位於1月3日已出現,比恒指足足早1個月,因此很大機會較大市早見底。自問心理質素好的讀者已可考慮。
港府又出招!坊間已有很多詳細分析,筆者無謂再重複,只想講幾句重點。首先,過往的稅息「懲罰」措施主要是針對短炒(SSD)及非本地人(BSD),本地長期住宅投資者一直沒有受到「懲罰」(筆者的意思是沒有直接的額外成本,當然調低按揭成本亦是間接的額外成本提高)。這次雙倍印花稅可以說是第一次直接「懲罰」長期住宅投資者,雖然額外的印花稅只是1.5%至4.25%,是否意味往後會有更多相關政策,值得留意。
第二,這次是首次打擊非住宅,尤其是短炒客,令「磚頭」的投資範圍進一步收窄,會否逼資金流到其他領域,值得關注。
筆者已多番強調,政策只是噪音,樓市周期並不會因政策而改變,上行的時候如此,下行的的時候亦如此。只要周期仍然向上,額外的成本只會繼續傳導到樓價。
香港地產股雖然不是最早一批調整,但由於之前因去年10月的政策(BSD)令到股價表現一直落後大市,這次應可因「辣招」比預期中「小辣」而提早完成調整。
股飈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二、三、五刊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