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識導賞﹕我城雲圖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4日 21:35
2013年02月2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抹濃霧,劃破高樓,香港上周二猶如人間仙境。


當天,一張紫紅的日出照網上瘋傳,雲霧淹沒維多利亞城,只有IFC、ICC的屋頂浮於雲上,人人都不相信這是我們的香港。


一群本地的日出迷卻說,仙境其實年年都有,2、3月有時隔幾天就見到一次,只要你肯摸黑早起。


乍暖還寒又潮濕的日子,突然讓人好期待。


Albert看日出已經八年,去年還在網上搞日出群組,吸引逾千人參與。他頻頻「出勤」影靚景,上月才舉辦了一次近百人的元旦日出觀賞活動。每天都有日出,香港地方又小,他卻和其他日出迷一樣,愈看愈入迷。「香港看日出的地方很多,即使在同一個地方觀賞,每天的日出景象都不一樣,千變萬化。」


所謂變化,雖然太陽升起的位置每天有些微差異,不過看日出,其實最吸引人的是看雲霧變化。「天空這麼大,只有太陽的話,反而落得單調。日出的光芒,有不同形狀形態的雲霧折射反映,才最漂亮、最讓人驚喜。」雲海是其中一種振奮人心的靚景,「日出同行群組」的人會在網上互通消息,在天文台蒐集資料,「當海水氣溫低,與空氣溫差達5至6度,加上濕度高,就會有可能出現雲海」。除了靠天文台,觀察也很重要,「有天放工,在中環望天,仍很晴朗,但氣溫和海水溫差大。我當時想,要多等一段時間才有可能出現雲海。於是晚飯後才上山頂,等了一兩個鐘頭,雲海就出現了」。


另一日出迷Laughing,她看雲海的方法更簡單,在天文台看雲層高度,「太平山1800呎高,周二那天,雲層只有300幾呎高,所以衝了上山頂看,很壯觀!」

雖然同樣有變幻時刻,不過,他們不約而同認為,日出比日落更吸引。由黑暗變光明,「日出總讓人滿載希望」,由什麼也看不到,到有光,然後有時還能遇見壯麗畫面——雲海之外,香港由於空氣差,反而有其他地方少見的「霞海」;滿天雲霧染成橙紅色的叫「火燒雲」,看日出「年資」未夠一年的Kitty,第一次上屯門青山看日出就看到了。之所以,Laughing最愛到大帽山看日出,「大帽山夠高,雲霧變化也多」。迷上日出才半年的Louie則愛往高處跑,可以看得更多更遠,對她來說,能向東望的高山都是賞日出好地點,「看完日出再上班,會一整天都識得笑」。


影靚相

不用大師級攝影師

Albert常強調,拍攝出壯麗的日出照片,最重要的不是技巧或昂貴的攝影器材,居功至偉的是大自然,「只要有心,肯捱眼瞓,半夜行山當做點運動,不用大師級攝影師,手機也可以捕捉風雲變色的一刻」。Laughing、Kitty、Louie,迷上拍攝日出最久的也不足兩年,她們拍攝出來的照片,附以電腦略為修飾,張張都漂亮得可以做wallpaper。


《香港故事》第二集

【早安,晨之美!】

日期﹕2月24日(星期日)

時間﹕晚上7時

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香港日出同行會」

網址﹕www.facebook.com/hksunrisegroup

文﹕陳嘉文

圖﹕林俊源、受訪者提供

編輯 林華君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