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距離上次「雙辣招」不足5個月再出新招,原來背後隱藏一個令人憂心的假設﹕就是目前支撐樓價繼續上升的已非熱錢,而是本地投資者買家,一旦息口上升,樓價勢會急跌,政府推出雙倍印花稅,大增交易成本,目的當然是冷卻樓價,最重要是發出信息﹕市民最好不要入市。政府內部更有一個如意算盤,就是當有一天息率上升、單位供應增加兩個因素出現,令致樓價下跌,現階段被「阻」買樓者的潛在需求可承接樓市,令樓價可軟着陸。
政府今次未有再調整住宅買家印花稅(BSD)及額外印花稅(SSD),轉而倍升印花稅稅率,源於當局認為BSD及SSD兩項「武器」已見效果。BSD及SSD主要針對公司及非本地買家,政府消息稱,出招後,兩者佔整體買家的比例,由2010年的約兩成,大減至上月的約3%(見圖一),反映措施有效將非本地客擠出市場,緩和了內地投資者對本港樓市的衝擊。
豪宅升價放緩 料境外客離場
另一數據是樓價升幅,1月本港整體住宅樓價按月升約2%,當中70平方米以下的細單位,升幅約2%,反而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單位,升幅按月僅為0.7%,內地買家鍾情的大單位豪宅升勢已放緩,160平方米以上的單位價格按月跌0.7%,反映境外投資客已離場。
細單位炒味濃 加稅防炒風
然而,中下價樓及細單位近月炒味最濃,200萬元以下的單位雖然很少,但成交量在2012年仍佔整體成交量18%,加上有些車位是沿用住宅契約,今次連200萬元以下單位的印花稅,也由100元增至樓價1.5%,就是防止炒風在200萬元以下單位出現。
政府內部評估熱錢湧入樓市已過去,現時主要買家是本地人,去年香港永久居民買家,當中近五成是首次置業或只擁一單位的換樓者,25%是第二套房的買家,當中部分是「先買後賣」的換樓客,政府這次出招,亦照顧了首次置業和換樓人士,豁免他們繳納新稅率。
政府消息:不排除資本增值稅
另外,政府內部評估今次出招令樓市大跌的可能性亦不大,原因是現時需求仍強勁。為阻止人再買樓,政府中人不諱言將考慮其他更辣招數,甚至連針對買賣利潤的資本增值稅,政府消息亦稱不排除。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