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鞋商百麗(1880)預期去年盈利表現疲弱後,首隻內需百貨股百盛(3368)昨日亦交出一份失色的全年業績,去年純利8.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倒退24.2%,不單遠遜於市場預期的9.24億元,更是10年來首度純利倒退,金額亦是2008年以來最少(詳見圖)。集團宣布派末期息0.07港元,上年為0.11港元,除淨日5月20日。
百盛昨日股價收報4.92港元,無升跌。除純利倒退逾兩成外,收市後公布的業績顯示,去年營業額約為45.47億元,按年升4.2%,同店銷售僅升0.4%,毛利率也比去年減少0.4個百分點至18.1%;惟經營開支卻升17.1%至40.2億元,當中租金開支大增近35%至9億元。
租金開支大增 末季純利大跌
集團曾於去年第三季業績後指出,第四季銷情有望好轉,純利可獲單位數增長,同店銷售也能由負轉正,但事與願違,第四季純利仍然按年倒退33.2%,只是比第三季的42.3%跌幅有所收窄;第四季租金成本更增45.5%,高於第三季的34%。
集團解釋,同店銷售無法達到全年目標2%增長,與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及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經營環境艱難有關;而租金成本大幅上升,因計入2011年續租所產生的全年租金開支,和2012年開設新店及續簽租約的租金開支增加有關。對於今年情况,集團指出鑑於市場消費情緒放緩及競爭日趨激烈,已從去年開始放緩擴張計劃,今年有3間分店開張,而去年有4間,同時會引入電子商務平台增強多渠道營銷。
分析員﹕銷售不達標令人意外
不過,有外資分析員認為,成本上升並非百盛最大死因,反而是銷售增長不達標令人意外,其中去年第四季的同店數據與市場預期的差距最大,在這點上,百麗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以全年同店銷售增長0.4%計,該分析員相信百盛第四季同店銷售延續了第三季的負增長,無法達到管理層表示可以由負轉正的期望。相比之下,她覺得以季度來看,百盛經營成本佔銷售收入比例並沒有明顯上升,說明管理層成本控制良好。
下周開始,茂業(0848)、安踏(2020)等內需股將陸續公布業績,對此,分析員說:「不止百貨,整個消費板塊都可能出現盈利不達標,消費板塊要特別小心。」
明報記者 陳子凌、李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