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銅鑼灣地帶兩成買家縮沙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23日 22:35
2013年02月23日 22: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首度對非住宅物業出招,大幅增加炒賣工商舖成本,不但倍增非住宅物業印花稅,同時印花稅由過往簽訂轉讓契(俗稱大契)後繳付,改為提前於簽訂臨約後即需繳付,另外工商物業按揭成數由五成下調至四成,措施於今日起生效。


新措施下,炒賣工商舖尤其是摩貨(成交前轉售),成本將大增,即使昨天趕「尾班車」拆售的華置(0127)銅鑼灣地帶亦首當其衝,市場消息指原獲全數預留的2樓商場,出招後約兩成買家「縮沙」。


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公布,今日起修訂印花稅條例,將200萬以上物業的印花稅全面增加一倍,最高稅率由4.25%增至8.5%,而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商舖、車位及酒店等交易,於簽訂臨約後需即繳稅。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宣布,工商物業的按揭貸款最高成數下調一成,車位按揭最高成數定為四成,貸款期上限統一為15年(見另文)。


由於市場上大部分舖位價格都高於2175萬元,印花稅將由4.25%,增加至8.5%,即印花稅由92萬元大增至184萬元。


2樓87個預留售八成 套近10億

由於市場摩售一般賺約10%即轉手,現時摩售者亦需先繳付樓價最高8.5%的印花稅,摩貨成本將大幅增加,市場料工商舖摩售將隨時減少。昨日消息一出,發展商及代理即趕於辣招生效前谷客入市,華置擬於日內拆售的銅鑼灣地帶1至2樓,即於傍晚時分向代理分發臨時買賣合約予準買家簽訂,但有市場消息指出,原本已獲全數預留的2樓約87個舖,出招後有約兩成買家縮沙,約不足70個舖位成交,料套現近10億元。


買家共省7000萬稅

至於原擬昨日收票的1樓約89個舖位,市場料預留步伐將因出招放緩。


若以該商場一個售價約2370萬元的舖位計,新招生效前買賣只需付100.725萬元印花稅,生效則需付201.45萬元,如果買家趕及於昨日簽約,便可節省一半即100.725萬元。估計該批買家共慳稅7000萬元。


至於,梁昌家族的銅鑼灣霎東街15至21號銀座式商廈OLIV,雖然趕及在出招前一天拆售大部分樓層,但原本以暗標方式供買家競投的頂層特色戶,有消息指不少準買家亦已縮沙。


代理料摩貨交投跌11個百分點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去年摩貨佔市場總成交約9%至13%,料出招後摩貨比例將減至1%至2%,整體成交量在短期內亦料下跌20%至30%。中原工商舖營運總監潘志明指出,是次出招增加一倍印花稅,屬相當重手,料非住宅物業交投縮減。


明報記者 麥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