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年多前發生在廣東省陸豐市的烏坎村事件,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的林祖鑾近日在訪問中說後悔參與維權活動。震撼一時的民主,如今為村委和村民雙方添上枝刺,刺破昔日美夢,將惡名加諸民主。是民主的失敗還是勇敢的挑戰?
一年前大受村民愛戴的林祖鑾,今天竟成為村民唾罵對象。林祖鑾一年內確有不足,但村民對民主的期望過高,沒有在民主的村委成立後認清自己的角色,找一個定位,以致現時烏坎民主走到難堪的位置。
香港正在爭取普選之際,各方人士都紛紛提出己見,不管是如何得到普選,若果港人對普選的意識,認知不確切提升,民主到來,只會變成另一個烏坎村。現在這政治亂世正正是香港人看清角色、必須找尋位置的時刻。
烏坎村當年公開選舉投票,讓外國記者採訪,塑造了新鮮的畫面,開創民主抗爭。但選舉只是民主的起點,民主的真諦在於如何在開始後維持下去,如何實踐民主,如何持續。烏坎村因首次嘗試自治,溝通不足,村委在村民心中只留下劣績,更使部分村民對民主感到失望。若然他日我們得到的只是普選,就認為已經達到民主,絕對是佈滿危機的民主。投票選出來的掌權人絕對不是權力的核心,政策不應是他獨自構思,亦不應是他一人承擔得失。所以,準備踏入民主大道的我們不應只參與投票,更要參與政策,一起承擔。
烏坎村民主仍屬嬰兒期,若然現時便後悔走上民主,後悔當時的勇敢,那確實過早。而香港正為民主、真普選而努力、瘋狂、勇敢,若我們不為民主的到來積穀,恐怕只有飢餓的不堪。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一年前大受村民愛戴的林祖鑾,今天竟成為村民唾罵對象。林祖鑾一年內確有不足,但村民對民主的期望過高,沒有在民主的村委成立後認清自己的角色,找一個定位,以致現時烏坎民主走到難堪的位置。
香港正在爭取普選之際,各方人士都紛紛提出己見,不管是如何得到普選,若果港人對普選的意識,認知不確切提升,民主到來,只會變成另一個烏坎村。現在這政治亂世正正是香港人看清角色、必須找尋位置的時刻。
烏坎村當年公開選舉投票,讓外國記者採訪,塑造了新鮮的畫面,開創民主抗爭。但選舉只是民主的起點,民主的真諦在於如何在開始後維持下去,如何實踐民主,如何持續。烏坎村因首次嘗試自治,溝通不足,村委在村民心中只留下劣績,更使部分村民對民主感到失望。若然他日我們得到的只是普選,就認為已經達到民主,絕對是佈滿危機的民主。投票選出來的掌權人絕對不是權力的核心,政策不應是他獨自構思,亦不應是他一人承擔得失。所以,準備踏入民主大道的我們不應只參與投票,更要參與政策,一起承擔。
烏坎村民主仍屬嬰兒期,若然現時便後悔走上民主,後悔當時的勇敢,那確實過早。而香港正為民主、真普選而努力、瘋狂、勇敢,若我們不為民主的到來積穀,恐怕只有飢餓的不堪。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