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2003年,SARS令全城一片愁雲慘霧,食肆生意大受打擊,不少粉麵檔推「10元一碗魚蛋粉」吸客。曾加入大減價行列的旺角「德園」店主李氏夫婦憶述,當年每日只賣出100碗粉麵,數月內已蝕近20萬元。如今面對物價飛漲,也不敢加價太多以免趕客,夫妻唯有延長開店時間,慨嘆「日子難捱都要做」。
旺角花園街、登打士街一帶平民食肆林立,平日人來人往,一場SARS曾令該區變得冷清。位處附近的「德園粥麵食館」開店已20載,店主李氏夫婦難忘當年的SARS陰霾,生意極其慘淡,「無人夠膽出街吃飯,誰夠膽出來?你是阿媽都不會讓仔女出街啦!」
李太說,該店過往每日可賣數十斤河粉,但SARS爆發後,每日只賣出5斤河粉,兩夫婦推出「10元魚蛋粉」吸引客人,但每日僅賣出100碗麵,日賺1000多元,為應付舖租,幾個月間已蝕約18萬元;二人當時育有數名年幼兒女,要靠生意養家,為了子女堅持辛苦捱下去。
物價飛漲10元粉麵成絕響
時至今日,食店做街坊生意為主,一碗魚蛋粉已升至18、19元,仍比同區的粉麵廉宜,李氏夫婦說,一直不太敢加價,因食客「加一蚊都覺得好貴」。
疫症已離去,近年物價飛漲,日子仍是難捱。李生無奈說,成本實在太高,牛腩來貨價數年間倍升,用35元時薪亦未必請到店員。因此,兩夫婦現時仍每日堅持工作10多小時,煮麵、落單等全是親力親為,所幸兒子現已長大成人,閒時會到店裏幫忙。
明報記者 邱雅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