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小學時,每天安排補習;現在升中了,功課本來不太多,但學校安排很多活動,除非身體抱恙,爸媽亦不宜禁止孩子參與,因此每周他總有3天留校集訓或參加小組活動,想安排放學補習不易;而且活動後,他回家已經累極,經常一下就睡着,翌日清晨才趕功課,已試過兩次漏交,如何是好?
中學生與小學生的學習環境、形式大不同,要讓孩子學會主動自覺、獨立學習,除了要他本身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外,也需要他理解和掌握提升了的學習要求和規律。
中學校園活動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這些活動大多強調提升孩子的體能毅力、同伴的合作、自主組織能力,其實這對孩子獲益良多,有助他個人日常學習和處事技巧,例如﹕定下目標,好好計劃,堅毅執行。
多聆聽少插手 提升自理能力
而爸媽想幫助孩子提升自理能力,應先注意他面對的環境和要求﹕
.了解孩子新學期面臨的新事物,不要只聚焦在科目學習上,多關心他參加哪些活動,他覺得有什麼吸引或遇上什麽難題?如何應付挑戰?不妨以談天形式,提出可行點子,讓孩子參考。
.升中後,要把學習安排逐漸下放給孩子自理,例如要他自己掌握活動時間的安排,列出每周可行的工作表,爸媽切忌越俎代疱,應只作提點,或當他遇上難題時提出建議引導。
.多聆聽孩子說話,給他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要避免單方面發號施令。
循序漸進放手 有商有量
初嘗自主的孩子和爸媽最常見的矛盾,就是在學習作息規律上。就這個案的爸媽所言,上中學後,孩子功課數量好像少了,但每份功課的深度和涉獵的要求卻增加,需要蒐集更多資料、編輯才能開始做。爸媽若不理解,可能就分不開孩子是上網聊天,還是在蒐集資料,因誤解而增加不必要的摩擦。
再者,孩子過去管得愈嚴,相對放手着他自理時,他的放任傾向也可能愈明顯,這是可以理解的反應。因此,爸媽應該按孩子能力循序漸進地下放,例如下午和晚飯過後的時間,應交給他自己計劃學習和安排活動,上網時間不許超過晚上10點,過了時限,就要有合理解釋。
在每學期開始,定下學習目標、評審準則、回顧檢討,是培養良好習慣的基礎,令孩子有目標和方向感。爸媽在推行孩子學習自理時一併放權和放責,孩子有壓力,就會盡力在合理時間內完成功課,也會提高自律性。
資料提供﹕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督導主任黎偉倫
中學生與小學生的學習環境、形式大不同,要讓孩子學會主動自覺、獨立學習,除了要他本身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外,也需要他理解和掌握提升了的學習要求和規律。
中學校園活動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這些活動大多強調提升孩子的體能毅力、同伴的合作、自主組織能力,其實這對孩子獲益良多,有助他個人日常學習和處事技巧,例如﹕定下目標,好好計劃,堅毅執行。
多聆聽少插手 提升自理能力
而爸媽想幫助孩子提升自理能力,應先注意他面對的環境和要求﹕
.了解孩子新學期面臨的新事物,不要只聚焦在科目學習上,多關心他參加哪些活動,他覺得有什麼吸引或遇上什麽難題?如何應付挑戰?不妨以談天形式,提出可行點子,讓孩子參考。
.升中後,要把學習安排逐漸下放給孩子自理,例如要他自己掌握活動時間的安排,列出每周可行的工作表,爸媽切忌越俎代疱,應只作提點,或當他遇上難題時提出建議引導。
.多聆聽孩子說話,給他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要避免單方面發號施令。
循序漸進放手 有商有量
初嘗自主的孩子和爸媽最常見的矛盾,就是在學習作息規律上。就這個案的爸媽所言,上中學後,孩子功課數量好像少了,但每份功課的深度和涉獵的要求卻增加,需要蒐集更多資料、編輯才能開始做。爸媽若不理解,可能就分不開孩子是上網聊天,還是在蒐集資料,因誤解而增加不必要的摩擦。
再者,孩子過去管得愈嚴,相對放手着他自理時,他的放任傾向也可能愈明顯,這是可以理解的反應。因此,爸媽應該按孩子能力循序漸進地下放,例如下午和晚飯過後的時間,應交給他自己計劃學習和安排活動,上網時間不許超過晚上10點,過了時限,就要有合理解釋。
在每學期開始,定下學習目標、評審準則、回顧檢討,是培養良好習慣的基礎,令孩子有目標和方向感。爸媽在推行孩子學習自理時一併放權和放責,孩子有壓力,就會盡力在合理時間內完成功課,也會提高自律性。
資料提供﹕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督導主任黎偉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