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銳意增加房屋供應,新任建築師學會會長馮宜萱表示,隨着多項基建工程已經展開,建造業踏入高峰期,已現人手荒。她認為,現時政府各部門在審批圖則上過程繁瑣,沒有協調及溝通,浪費不少業界人力資源,建築師學會上月已向發展局建議,設立一個由政府高層領導的「一站式」窗口,以加快審批程序,料可令整項程序加快半年至一年。
身兼房屋署副署長的建築師學會會長馮宜萱接受訪問時表示,2003年SARS後,因工程數目大減,不少建造事務所走到境外如內地發展,估計現時本港事務所處理的建築項目,有80%屬於境外工程。
馮說,隨着政府落實十大基建,業界已現人才荒,形容現時已是工程高峰期,但她指出,未來政府銳意增建房屋,恐會加劇情况惡化。她說,現時每年只有約200名建築師畢業生,未必能應付需求,學會已向政府建議增加學額,但此舉實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統一標準 料審批快半年以上
她認為,要提升業界生產力,應從改善現時政府的審批圖則程序入手,學會上月底與發展局長陳茂波會面時,曾反映政府需成立一個由更高層次官員領導的「一站式」窗口,統籌各部門審批圖則事宜。
馮宜萱舉例說,現時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有「各自龍門把守」,各部門對法律理解不同,導致審批圖則的時間冗長繁複,耗損業界人力,例如各部門對建築物的高度、樓層、覆蓋率等,均有不同定義,計算方式亦不同,即使圖則已獲屋宇署審批,但未必通過地政總署要求,「好容易出現一些事情重複做兩三次,若這方面各部門能夠統一理解,就不會花時間在手續上來回。」她稱,相信此舉可令整項程序加快半年至一年,提升建屋效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