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拆局﹕學者:無監督的監控 就是監獄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5日 06:35
2015年04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中辦、國辦的《關於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下發後,內地輿情普遍表現出憂慮,認為這是維穩體制更加穩固。有人更是將「網格化」管理比喻為民國時期的「保甲」制度。對於這21條意見,內地時事評論員莫之許昨日評論為:新極權之心,日益驕固。


「新極權之心 日益驕固」

也有人不認同這21條是強化維穩體制的做法,並認為必要的監控是對公民自由的保障。對此,莫之許質問:有沒有對監控的監督?沒有就是監獄,有了才是安全。


早在去年,莫之許即撰文指出,「網格化將會全面推展,不留死角,可謂神州大地皆網格」。莫之許稱,(維穩體制建立後)內地體制始終具有有效的管控,而能從市場化中攫取到最多成果,因此,從自身利益出發,體制並沒有任何進一步變革的意願,且感受不到不得不加以變革的壓力。


人身自由增 體制反收緊

莫之許分析稱,隨着市場化的進展,民衆脫離了體制的直接人身控制,擁有相當的經濟和文化消費自由,這不僅減弱體制的控制能力,同時也為進一步的組織和參與擴大提供了資源和手段上的可能,在此情况下,體制的回應不是進一步的收縮(限權),而是試圖運用所獲得的資源和能力,對於市場化及其社會後果加以新的管控。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體制很自然地沿用了既有的直接管理手段,而不是調整到基於規則的法治手段上來。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