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大生肖展 館長:蛇文物難求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08日 21:35
2013年02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周日便是農曆大年初一,正式踏入蛇年。不過,蛇予人形象一向負面,一想就是虎頭蛇尾、畫蛇添足、蛇蠍心腸,要想到相關的祝賀詞並不容易。中文大學文物館長林業強就為蛇辯說,指其實戰國時代蛇被列為瑞獸,又稱「靈蛇」,鎮守北方玄武;直到宋代則被後起的吉祥物蓋過其正氣風頭,漸淪為「五毒」之一,文物亦減少了蛇的蹤影。


中大文物館按傳統會為來年生肖舉行文物展,今年則以「靈蛇獻瑞」為題,由即日起至3月17日,展出15組由戰國時代至現代有關蛇的文物,包括銅印、銅鏡、陶瓷、繪畫等,免費入場。林業強指出,由於蛇的文物較少,搜集有一定難度,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如館內超過1700件收藏,就只能找出其中數件,其餘要商借私人珍藏。他笑言﹕「十二生肖中以蛇的文物最難搵,其次係鼠,真係蛇鼠一窩。」


漢朝為神獸 宋明變五毒之一

他表示,蛇出現於1.5億年前侏羅紀時代,遠早於人類。最初蛇是具神格的圖騰,受人崇拜,又被視為龍的化身,有「小龍」稱譽。相傳人類始祖伏羲及女媧亦是「半人半蛇」形態。到了漢朝,蛇更與象徵長壽的龜合體,成為四方神獸之一,鎮守北方玄武。


不過林業強指出,因蛇本身有毒性,加上後來出現更多吉祥物,蛇的正氣一面漸被掩蓋。宋明以後,蛇的形象開始變得負面,與蠍子、蟾蜍、蜈蚣及蜘蛛成為五毒。


因此,林業強介紹今次展出的文物中,戰國時代的銅印上有蛇與巫的圖案,為詩人所用。西漢時亦有丞相用的蛇鈕銅印,但到明萬曆瓷盤上再有蛇的圖案,就已是「五毒」。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