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投資物業要大賺,除了要有理論和技巧,實戰經驗也極其重要。力寶投資管理行政總裁郭偉良在研討會上指出,他12年前回流香港,首份工只有月薪8000元,但透過投資有道,由初初與另外合作僅以60萬元買入西環東邊街一幢舊樓,之後投資遍及工商物業,甚至上海樓,最後單是其中一項投資,也可由投資額600萬元,升值至6000萬元。
早年買西環樓 看準港鐵擴展
郭偉良說,他自己「最愛垃圾」。意謂不介意買入的物業殘或舊,「垃圾」反而做價相宜,最重要是位置有升值潛力,又或可透過翻新來增值,這才是增值之道。
就如當初買西環舊樓,就是認定未來港鐵一定會往西擴展,如此該區物業一定升值無限。
他又指出,只要冷靜分析,處處是機會,周街是黃金。比如2003年SARS時,他便向其妻子說:「電視說疫症人傳人,如真的出現大瘟疫,自己也逃避不了,反正是死,卻是千載難逢的入市時機。」他便在那時大手入市,其後不論住宅或商舖也賺了大錢。
而在2005年時,他在上海工作,發覺當時明珠塔旁緊鄰的一個實用面積1800呎,望盡上海灘的豪宅單位,售價僅200多萬元。他便想:「一個一線城市的最優質地段單位,在中國經濟處在大升浪下,怎可能呎價平過香港的東涌樓?」於是賣了香港一些物業,全情投進內地市場,結果又是大賺特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