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昌行:財政穩健 助渡車市低潮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0日 21:35
2012年09月10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第4季起,中國汽車市場開始供過於求,打擊內地汽車生產及進口分銷商。進口分銷商行業普遍面對存貨急升和毛利率受壓的問題,上半年的業績大多失色。現在已踏入下半年的第三個月,情况有否改善?大昌行(1828)行政總裁葉滿堂坦言未有,他認為,行業一定會出現一輪汰弱留強潮,鑑於集團財政十分穩健,他有信心集團將會是成功走出低潮的強者。


就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問題,葉滿堂分享了他的見解。首先關於「求」,他指出,中國畢竟以製造業為主,出口增長放緩,會打擊製造業、整體經濟、居民購買力以及中國汽車需求。


關於「供」,葉滿堂表示,過去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自2008年起,轎車市場每年維持30%至40%的增長率,增長率今年突然放緩至7%,這令不少生產商大失預算。可是幾年前定下的新增產能仍然相繼落成,陸續投入市場,自然造成供過於求。


另一方面,歐美經濟表現不濟,廠商原本以歐美汽車市場為目標,現在目光自然落在仍然有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上。由於有了這些額外的進口車量,中國汽車市場供過於求的問題就雪上加霜了。


9個月未轉勢 差過08年海嘯

葉滿堂指出,供過於求對內地汽車進口分銷商而言是一大挑戰,他表示,「大家都有存貨壓力。」為了清貨,分銷商被迫減價促銷,這對毛利率會構成打擊。葉滿堂又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亦出現過相同情况,那次過了6個月便已經見到曙光,今次過了9個月(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2季)卻仍然未見到轉勢信號。」


葉滿堂指出,雖然分銷商與生產商已經達成共識,部分生產商更加開始減產,不過由於生產商也需要時間調整產能,分銷商存貨高企的情况,迄今仍然未有重大改善。因此,葉滿堂認為,內地汽車進口分銷行業一定會出現一輪汰弱留強潮,鑑於大昌行財政十分穩健,因此,他有信心集團有能力走出逆境。


年底存貨周期 料回落至個半月

此外,葉滿堂對集團下半年的清貨行動亦看好:第一,下半年汽車銷售傳統上均較上半年為佳;第二,內地人對進口車始終有一定偏好,更加有利集團清貨。他預期,最快於今年底,集團的存貨周期便可望由現時的1.5至2個月,回落至1.5個月水平,明年次季更可望回落至1至1.5個月的正常水平。


中長線而言,葉滿堂仍然看好中國汽車市場的前景,他表示︰「中國人均擁車量只不過是單位數字的百分比,相比起美國的70%至80%、歐洲的50%以及日本的40%至50%,比例仍然偏低。」不過,他預期,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率不大可能回到過去幾年的每年30%至40%,他認為,未來5年的合理增長率為每年15%。


售後服務料增長 提升毛利率

至於集團的汽車售後服務,葉滿堂認為︰「2008年賣出的汽車現在才開始需要維修,因此,未來5年都會是集團汽車售後服務的高增長期。」他預期,集團汽車售後服務對汽車代理業務收入的佔比,會於未來3年至5年,由現時的9.2%上升至15%,鑑於售車的毛利率只有單位數字,汽車售後服務的毛利率則達30%至40%,故這對汽車代理業務整體毛利率的提升有一定幫助。


拓食品業務 集團另一亮點

另一方面,葉滿堂指出,集團的食品業務亦是一大亮點,而目標是營業額於兩年內翻一番,他表示,內地人對高質食品的需求非常大,為集團內地的食品業務帶來龐大商機。


集團的發展方針有三個﹕第一,是尋求與高質上游食品供應商合作,例如集團近期便與巴西家禽肉類出口商Brasil Foods(BRF)簽訂合作協議;第二,開拓銷售渠道;第三,業務從產業鏈中游(批發)拓展至下游(零售),開設一些優質食品專門店,從中下游全面搶攻內地的食品市場。此外,集團亦正在建立、推廣大型品牌「滋味」,當中包括奶類、雞蛋等產品,這對提升食品業務的整體毛利率亦有一定幫助。


明報記者 崔競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