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憑藉高增長戰績成為基金愛股的利豐(0494),一夜之間跌落凡塵。有基金經理直言,隨着配額制度沒落,利豐多年來以做歐美買家及亞洲生產商的中間人的生存空間已所餘無幾;分析員則說,利豐近年轉移靠收購合併維持增長,雖然過去數年奏效,但長此下去這一招亦會失效。
據了解,摩根大通昨日為利豐舉行投資者午宴,由主席馮國綸親自向基金股東解畫。不過,有與會的基金經理稱,利豐管理層承認看不清短期市場形勢,僅強調中長線仍然看好,說法未能釋除市場疑慮。
近年靠併購維持增長
該名經理續稱,以往各國多項生意均有配額限制,中間人業務應運而生,但隨着近7至8年間配額制逐漸消失,以往做歐美買家及亞洲生產商的中間人佣金愈來愈低,生存空間不斷縮小。
特別在經濟不景時,歐美買家改而直接道找尋生產商,周四業績記者會上,利豐主席馮國綸亦承認有歐洲客戶沒有再落訂單。
大和住銀投信投資經理劉斌指出,利豐以往一直靠收購來壯大,因為公司市盈率(P/E)高達20多倍,透過發新股集資收購市盈率10倍以下的公司,每股盈利便得以提升。
但今次公布核心利潤倒退,市場必定會對利豐重新估值,因為現在的市盈率仍然頗高。「當利豐的P/E大跌之後,高P/E收購低P/E這如意算盤,便不能再打響。若果單靠本身增長,利豐根本不吸引。」
據了解,摩根大通昨日為利豐舉行投資者午宴,由主席馮國綸親自向基金股東解畫。不過,有與會的基金經理稱,利豐管理層承認看不清短期市場形勢,僅強調中長線仍然看好,說法未能釋除市場疑慮。
近年靠併購維持增長
該名經理續稱,以往各國多項生意均有配額限制,中間人業務應運而生,但隨着近7至8年間配額制逐漸消失,以往做歐美買家及亞洲生產商的中間人佣金愈來愈低,生存空間不斷縮小。
特別在經濟不景時,歐美買家改而直接道找尋生產商,周四業績記者會上,利豐主席馮國綸亦承認有歐洲客戶沒有再落訂單。
大和住銀投信投資經理劉斌指出,利豐以往一直靠收購來壯大,因為公司市盈率(P/E)高達20多倍,透過發新股集資收購市盈率10倍以下的公司,每股盈利便得以提升。
但今次公布核心利潤倒退,市場必定會對利豐重新估值,因為現在的市盈率仍然頗高。「當利豐的P/E大跌之後,高P/E收購低P/E這如意算盤,便不能再打響。若果單靠本身增長,利豐根本不吸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