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設施「豆腐渣」 商場盼華客打救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6日 06:35
2012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在衰退下辦奧運,當然想開源節流。雖然當局誓言力守93億鎊(約1100億港元)的預算底線,但部分奧運建築卻惹來「豆腐渣」工程的質疑,部分場館在奧運開賽前才草草完工,部分設施未開幕就損壞,向記者發放的媒體禮物包,更被投訴「空空如也」,內裏物件品質差,很快報銷。


節流有限,英國人只能向各國參賽健兒和觀衆廣開財源。倫敦奧運預計將吸引1000萬名觀衆,其中120萬人來自英國以外,希望可帶動倫敦的酒店住房、購物等產業。英國甚至暫停周日交易法案,讓店主假期繼續營業賺錢。奧運村及奧運公園所在的區域都被商城包圍,要看奧運必先經過250間商店及70家餐廳。觀賽的外國人中,估計中國人佔兩成,將近25萬人。很多商場都掛起「歡迎到倫敦」的中文橫額,恭迎「運財童子」。


中文迎華人 商城包圍奧運村

事實上,奧運一大話題總離不開錢。多屆現代奧運一直賠本,如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辦奧運,結果花了30年才還清欠債,當地煙民30年的買煙錢,六分一用來還奧運欠債。直至1984年洛杉磯奧運,美國才以營商頭腦辦了一屆賺錢的奧運。可是近年奧運愈辦愈豪,結果又再鬧出入不敷支,例如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最初估計需要13億美元,最後埋單卻花掉140億美元,有分析更認為希臘債務危機的禍根,就是辦奧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