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分流換關節 輪候加快至半年 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6日 06:35
2012年07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人口老化,因退化性關節炎需要接受膝關節或髖關節手術的長者愈來愈多,以九龍中聯網為例,2010年積壓個案一度高達1000宗,不勝負荷。同年底,醫管局於聯網轄下的香港佛教醫院設立全港首個關節置換中心,專門處理關節置換個案,將伊利沙伯醫院的病人分流,至今聯網內的手術輪候時間已由中心成立前的4年5個月,大幅縮短至最低6個月,輪候個案亦逐步降低至630宗。


中心成立年半 治療輕微病症

關節置換中心位於香港佛教醫院其中一層,設施能應付手術、住院、日間康復治療等服務。伊利沙伯醫院矯形及創傷學部副顧問醫生葉羨川表示,病人於伊院接受專科診斷後,少部分情况較複雜的病人將被安排於伊院接受手術,大部分情况較輕,或首次接受置換手術的病人將分流至關節置換中心。


中心成立1年半以來,分別進行650及85宗膝關節及髖關節手術,絕大部分病人康復情况良好,平均住院時間9日,出現併發症的個案佔1.1%。現時兩個手術於聯網的平均輪候時間,已由本來的53個月縮短至6個月至13個月。


葉羨川表示,現時每年聯網接到約700宗新症,預計數字將隨人口老化繼續上升,中心或未能於短期內消化所有積壓個案,但現時的輪候時間已有顯著改善,中心於今年開始接收其他聯網個案,希望可協助紓緩整體病人壓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