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防網絡詐騙 企業自保有法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0日 06:35
2012年07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港警方早前聯手偵破內地黑客利用「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的方式,癱瘓本地多家金融及證券投資公司的網站,以向它們進行勒索的案件,成為兩地傳媒都報道的新聞。其實,不同程度的Cyber Crime(網上商業罪案或騙案)一直存在。今期「企業管理」版就請來專家提出的自保之道。


「戶口更改騙案」 近年猖獗

說到Cyber Crime,近一年多,最猖獗的,相信就是「戶口更改騙案」(見另文的數據)。所謂「戶口更改騙案」,最常見的形式是,騙徒冒充某家企業的供應商,向該企業的職員發出電子郵件,表示已轉用了一個新的銀行戶口,請該企業以後將貨款存入或匯入該戶口。


據悉,最近大半年,警方的商業罪案調查科就數度派出高級督察,聯同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的職員,在貿發局和其他場合的研討會,提醒本地企業小心各種Cyber Crime。商業罪案調查科的高級督察就每次都會提及「戶口更改騙案」。其中,在一次研討會中,現場就有3名參加者表示,自己或合作伙伴都曾經遇上「戶口更改騙案」!


電郵地址易偽冒

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表示,「戶口更改騙案」之所以猖獗和普遍,是因為要偽冒電郵地址實在很容易。


最簡單的,有些能夠寄出大量電子郵件的軟件(原意是用於Email Marketing,部分還是免費的),其「寄件人」(sender)一欄的電郵地址,就是任由用戶輸入的。其次,對於一個「專業」的黑客來說,即使是自行設計一個這樣的程式,也很容易。


若企業職員的電腦事先已中了一些「木馬程式」(Troj an),當他與供應商透過電郵商討交易時,便會被黑客知悉。黑客便會待雙方談好交易後不久,向企業的職員發出電郵,表示已轉用了一個新的銀行戶口,請將貨款存入或匯入該戶口。若企業的職員不虞有詐,即會被騙去貨款。


甚至未必要電腦中毒。若企業某些現任或前任職員知悉供應商催收貨款的電郵(或發票)的格式,自己或者串通外人,也可以冒充該供應商,向企業發出「已轉換銀行戶口」的電郵。


賣家戶口有變 宜以不同方式確認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建議,買家若收到賣家更改銀行戶口(甚或電郵地址)的通知,不應該就此付款。必須以其他方法確認,例如電話、傳真等。待確認屬實之後,才可付款。


古煒德同意,這是一個方法。但他認為,最穩陣和治標的做法,還是提高電郵的安全程度。除了電腦本身要安裝防毒軟件,並保持經常更新之外,買家和賣家最好還要約定,使用同一套採用「公匙基建」(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技術的電郵加密軟件。


電郵加密 最能治標

這種軟件的好處是,可以將電子郵件的內容加密後才傳送,亦可以讓寄件人加上「數碼簽署」,即是讓收件人確認寄件人的身分。


這類電郵加密軟件中,PGP(Pretty Good Privacy)可說是數一數二流行者。古煒德本身亦是使用PGP。(但因為被Symantec收購,PGP中文版從10.0.2以後,將不再單獨放出PGP版本的獨立安裝包,將會以安全插件等形式集成於Symantec的安全產品中。)


明報記者 薛偉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