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學發放的「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當中「對國家的態度」量表取材於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本報翻閱該協會文件,發現教育局僅從協會的「國際公民教育學生量表」逾100條問題中抽出10多條國家身分認同問題來應用,其他涉及民主、良好公民態度等價值觀問題並無引用。
逾百問題只用10多條
根據教育局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建議學校使用「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了解學生於學期始末的表現變化。
然而,據該評估內的中學「國民身分認同及全球公民」量表,31條問題有22條問及對國家的義務、情感及態度,全球公民的問題只得9條,內裏提及民主自由價值觀,如問學生是否喜愛世界和平、每個人是否有發表意見自由等,比例較國家認同部分小。
不過,本報翻閱IEA國際公民教育學生量表(International Study of Civic Education Student Questionnaire),發現整份問卷超過100條問題,第一部分是公民知識題,學生要回應民主多黨制的功能、什麼政治制度屬不民主等,另外要答無分對錯的價值觀題,包括人權、民主法治、對上街示威的態度等,包括問學生是否同意「人民認為一項法規不公義就要和平示威」、「人民拒絕遵從有違人權的法律」;問及國家身分認同者只佔不足一成(12條)。
概念不清難量度
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認為,評估量表只涉及對國家的情感和義務,並不足以反映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尤其國民教育科需探討中國人權、民主狀况,衡量表現時更不可忽略有關要點。另外,他指出香港市民對文化中國、政治中國的態度有很大差異,不能將選項合併於同一範疇,認為概念不清難作量度。
逾百問題只用10多條
根據教育局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建議學校使用「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套件,了解學生於學期始末的表現變化。
然而,據該評估內的中學「國民身分認同及全球公民」量表,31條問題有22條問及對國家的義務、情感及態度,全球公民的問題只得9條,內裏提及民主自由價值觀,如問學生是否喜愛世界和平、每個人是否有發表意見自由等,比例較國家認同部分小。
不過,本報翻閱IEA國際公民教育學生量表(International Study of Civic Education Student Questionnaire),發現整份問卷超過100條問題,第一部分是公民知識題,學生要回應民主多黨制的功能、什麼政治制度屬不民主等,另外要答無分對錯的價值觀題,包括人權、民主法治、對上街示威的態度等,包括問學生是否同意「人民認為一項法規不公義就要和平示威」、「人民拒絕遵從有違人權的法律」;問及國家身分認同者只佔不足一成(12條)。
概念不清難量度
教院管治與公民研究中心副總監梁恩榮認為,評估量表只涉及對國家的情感和義務,並不足以反映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尤其國民教育科需探討中國人權、民主狀况,衡量表現時更不可忽略有關要點。另外,他指出香港市民對文化中國、政治中國的態度有很大差異,不能將選項合併於同一範疇,認為概念不清難作量度。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