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證監:仍審批3隻A股ETF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6日 21:35
2012年07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透過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框架運作、本港首隻實物A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明日掛牌,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政策、中國事務及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張灼華表示,尚有3隻實物A股ETF審批中,她否認證監因首批RQFII基金滯銷,致使今次分階段「放行」,至於本地券商何時可參與RQFII產品發行,要視乎內地監管機構。


華夏(香港)發行的華夏滬深300 ETF明天上市,市場消息透露,待批的3隻RQFII-ETF產品,3家基金公司易方達、南方東英及嘉實國際,其ETF產品追蹤的指數分別為中證100指數、富時A50指數及MSCI中國A股指數。


銷售與06至07年旺市比較不公

張灼華說,3隻審批中的A股ETF分別獲得50億元人民幣額度,證監要求發行商須通過兩地的系統測試及文件達標。被問到今年初證監會一個月內批出19隻RQFII基金產品,結果有關產品銷情一般,今次是否刻意放慢審批程序?張表示,首批RQFII基金至今均售出逾五成,以目前市况而言算不俗,外界將之與06至07年間市况熾熱時A股相關產品的銷情比較,不太公道。


她續稱,證監會09年開始與內地監管機構研究RQFII可行性,至今年初終於落實,打通渠道讓本港人民幣回流,資金更可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是兩大突破。至於實物A股ETF涉及資金每日進出,較基金產品更複雜,證監會遂要求發行商的母公司,在內地要有充裕複製指數的經驗,最後再由中國證監會揀蟀。


投資者要小心現溢價

現時只有4家中資基金的香港子公司獲得發行RQFII-ETF的資格,其他中資基金、證券商以至本港的證券行,不少均表示冀分一杯羹,對此張灼華說,放寬資格權在中證監,但香港證監會絕對歡迎有更多機構發行更多產品。不過她提醒投資者,人民幣非自由流通貨幣,一旦RQFII額度用罄令A股ETF未能增發單位,便可能出現溢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