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廠商求生自救3招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16日 21:35
2012年07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美需求疲弱,出口訂單亦跟隨降,擁有大型廠房的反而是無用武之地,故不少精明廠家選擇將廠房出租予內地民企、台資或韓資商家,希望至少可以賺回些許皮費。印刷製品公司董事長鍾守之合共擁有4萬平方米廠房,他將當中一半出租,並笑言改行做物業管理更好賺。


玩具業的趙志雄則出租了近2000平方米的廠房予生產LED燈的內地人,他指每月大概可以收回6萬元人民幣租金,至少可抵銷部分員工開支。


2.密食當三番 小單照接

外圍經濟差, 貿然接下大單投入大量成本,對方一旦出現問題倒閉,港商將會血本無歸。即使對方僅是延遲付款,亦嚴重影響資金周轉,密密接小額訂單才是廠房求生之道。工總副主席劉展灝坦言「要盡量開源節流,過去不願意接的細單都要接,集腋成裘接多點小額單。」同時要開拓內銷及及新市場,包括東南亞、東歐及俄羅斯等地。


3.外判訂單 減輕風險

印刷業的鍾守之建議,部分行家要量力而為,絕不能來者不拒,應要更注意自身成本結構及資金流,必要時可將訂單外判予部分以低價競爭的小型廠商,分散風險。港商不再像過去般依靠珠三角的低成本搵食,只做低增值的加工製造業,玩具業協會主席丁煒章建議,具實力、有充裕現金的企業現時可加大研發,盡量做高增值產品,同時新產品議價能力較高,有助提高毛利。另外亦可作長期投資,如更換具環保節能效益的新機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